發布時間:2011-09-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馬龍縣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制定出臺一系列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政策措施,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全縣菌類產業日趨壯大。目前,該縣成功培育了香菇、白蘑菇、茶樹菇、金針菇等15個暢銷品種,建成了2個食用菌交易市場、1個食用菌菌種廠,發展食用菌種植戶800余戶;全縣年完成鮮菇產量5812噸,年實現產值4690萬元,并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打造成全省最大、省外知名的菌類產業基地縣。
為做大食用菌產業,該縣專門成立了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保障了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預算70萬元作為產業扶持資金,并積極籌集和安排小額信貸、貼息貸款用于產業發展。實行縣級領導及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專業技術人員掛鉤聯系鄉鎮的風險抵押金考核獎懲制度。加大對菌農達到扶持力度,對種植大戶給予資金、技術方面的扶持,對帶動農戶種植食用菌,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信譽好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種植戶給予貸款貼息扶持,對利用小型菇房或閑置房屋種植白蘑菇的菇農根據面積給予補助,充分調動了農民種植食用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該縣確立了“以草生菌為主,木生菌為輔,野生菌為特色,加大珍稀菌培植力度,做大產量與引進深加工并重,形成完整產業鏈”的菌類產業發展思路,在鞏固發展木生菌的基礎上成功引進草生菌種植,大力引導大戶和群眾種植草生菌增加收入。為發揮食用菌種植園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按照“引龍頭建園區、帶大戶聯農戶”的發展模式,切實加強園區及種植小區建設。目前,已在馬過河、舊縣、通泉、納章、馬鳴等5個鄉鎮規劃建設5個食用菌種植園區。同時,全縣利用小型菇房種植白蘑菇試驗取得成功,每座小型菇房菇床面積50平方米,每種一茬產值可達4000元,除去成本凈收入3000元左右。每年在全縣推廣利用小型菇房和閑置房屋種植白蘑菇300間15000平方米,可實現小烤房種菌產值120余萬元。
不斷提高了菌農的種植水平,每年均培訓菌農2000余人次以上。該縣加強與省食用菌研究所的合作與聯系,每年選派1至2名食用菌種植專業技術骨干到省專業院校進行系統培訓,增強食用菌種植技術保障。同時,建立健全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目前成立了5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有效改變了種植戶單一生產食用菌的傳統模式,加快了菌類發展產業化經營進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