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日前,從林芝機場發運的240公斤、貨值7200美元的西藏鮮松茸順利出口韓國,西藏松茸繼出口日本后首次進入到韓國市場。西藏松茸的主要產區在林芝地區,其中波密、工布江達、林芝、米林四個縣為松茸的主產區。 根據當地有關部門調查評估,這四個縣年總產量大約300噸,但是每年出口的量很少。那么,在做大做強松茸產業上,該區還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兩大因素影響 今年我區松茸出口受影響
西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黨組書記、局長房成利介紹,近7年來,經檢驗檢疫合格,我區出口日本的鮮松茸,共計173批、39.73噸,因采取的檢驗檢疫措施得當,已出口到日本的我區松茸產品沒有一批因質量問題而提出索賠等現象。
房成利說,今年出口松茸的年產量、批次、貨值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減少,去年是歷年來松茸出口量最多的。談起今年出口量減少的原因,“主要和氣候條件等諸多因素有關:一是今年雨季來的晚,陽光不充足、松茸長勢緩慢,因此直接影響了產量和品質;二是產地收購價格高,日本市場價格低直接影響了銷路;三是今年日本地震后多數商家不消費而只管存錢。故今年我區松茸出口量明顯低于去年。”房成利分析說。
做好出口工作 提前對土壤進行調查監測
由于農殘越來越受到各國關注,特別是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后,對農殘限量要求更嚴,一旦限量超標,將給出口農產品帶來極大困難,為使我區松茸安全地走出國門,確保出口松茸質量,西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歷來關注農藥殘留的檢測工作從源頭抓起。
松茸為天然野生食用菌,本身不帶有農藥殘留及食品添加劑。農殘的出現在于采摘、收購、加工、包裝、運輸等中間環節交叉污染所致,因此,必須要杜絕人為污染現象。房成利介紹,根據相關要求他們對重點檢測項目與監控項目實施檢測。首先對林芝地區4個主產區的松茸和土壤隨機抽樣品進行重點檢測項目4項和重點監控項目14項農藥殘留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農藥殘留。其次每一批貨物在出口之前進行一次農殘快速檢測和重金屬快速檢測,經檢測合格或符合要求后才能出口,從而縮短了檢驗檢疫周期,實現了批批檢測,從源頭確保了出口松茸的安全;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批因質量問題而退貨。
做大做強松茸產業 政府應加強扶持
房成利介紹,根據客戶的反映,我區松茸的質量很好,但是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銷,都和內地產松茸的省市存在很大差距。比如說,在云南,松茸采摘季節,政府就組織農戶收集、采摘、儲存。因為松茸要保鮮,政府都有專門的保鮮車輛開到產區收購松茸。除此之外,政府還建有專門的松茸交易市場。
發展松茸產業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可是目前,我區松茸交易還沒有專門的市場,只有幾家小公司在收購。為此,要想做大做強松茸產業,政府部門要加強引導,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規范管理。在松茸產業發展的基礎階段,做好服務工作。其次,還應該扶持龍頭企業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