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香飄溢山鄉笑——重慶市云陽縣泥溪鄉香菇發展點滴
發布時間:2011-11-1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初冬時節,菇香彌漫,在泥溪鄉的田間地頭,一個個黑色的香菇棚是那么的顯眼,那么的生機盎然,形成冬季里一道亮麗的鄉村風景線,進入棚內,那棕色香菇菌袋上探出的小腦袋讓人格外歡喜。
近年來,泥溪鄉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在繼續做大盤強黑木耳產業的同時,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實現了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
求發展,一個新興產業應運而生
黑木耳在泥溪鄉已經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發展體系,特別是2007年泥溪鄉被命名為“重慶市黑木耳之鄉”以后,隨著品牌效應的逐步顯現,泥溪黑木耳也是不斷發展壯大,可單一的黑木耳生產無法滿足市場對于食用菌的需求,為了豐富食用菌產品、形成產業鏈、擴大群眾增收渠道,泥溪鄉便開始尋找新的致富之路。
經過不斷的思考,多方的了解、全面的權衡,泥溪鄉最終將目光投向了香菇產業,首先,香菇和黑木耳都屬于食用菌產業,在種植等方面有一定的共通點,黑木耳技術的不斷成熟為香菇生產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其次,香菇作為世界第二大食用菌,被譽為“植物皇后”,已成為如今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產品需求量與日俱增;再者,種植香菇的原料多是采用廢棄的段木,可實現材料的綜合利用;最后,由于我鄉黑木耳已占據一定的市場,有一定的銷售渠道,可為今后的香菇銷售提供便利。
“心動不如行動”,香菇作為一個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產業,技術成了關鍵,2010年,泥溪鄉組織機關職工,村干部到湖北隨州考察香菇種植,看著隨州家家戶戶種植香菇、收獲香菇的場景,村干部們心動了,“我們這里的人大多都是靠香菇致富的,你們看,以前的平房現在都變成小洋房了。”聽著當地菇農的介紹,村干部們都摩拳擦掌,準備回去大干一番。
此次隨州考察更加堅定了泥溪鄉發展香菇產業的信心,回鄉之后,鄉黨委政府便研究、制定措施,準備在香菇上狠下功夫。
解疑惑,首個香菇生產基地破土而生
按著既定的發展路子,泥溪鄉召開動員大會,讓村干部們帶頭發展香菇。一下要拿出幾萬塊錢出來發展產業,這些本分、憨厚的村干部們遲疑了,“幾萬塊錢在我們農村不算一筆小數目,要是虧了怎么辦。”,“看著別人種香菇是很好,香菇長得好,銷路也好,但是我們自己搞說不定就不是這么回事了。”資金、技術、銷路……一系列的問題讓村干部們有些退縮。
“發展香菇是我們調整產業結構提出的新路子,不能因為村干部的疑惑就擱置了,我們一定要把這個產業搞起來。”泥溪鄉負責人依然對香菇產業充滿信心,“你們去找黃沈,讓他把這個示范做起來。”領導的一句指示讓同志們立刻行動起來,畢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氣的,黃沈經歷了一番掙扎,在鄉領導的勸說下,在自己全面了解香菇產業之后,最終決定在勝利村菌種廠旁邊建立泥溪鄉香菇種植示范基地,種植香菇三萬袋。就這樣,泥溪鄉首個香菇生產基地建立起來了,香菇產業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經過幾個月的備料、裝袋、滅菌、制種、發酵等一系列步驟之后,香菇菌袋終于上架了,看著一袋袋棕色菌包上生長出來的香菇,黃沈樂了,幾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終于嘗到了螃蟹的鮮美。了解到這一情況,鄉里又一次組織村干部和愿意發展香菇的群眾到香菇示范基地現場解惑。
“開始種香菇還是有點擔心,一怕技術掌握不到位,生長不出香菇;二怕生產出來的香菇沒有銷路,還好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鄉里專門從隨州請來了技術人員,指導香菇生產,還通過專業合作社幫忙找到了銷售渠道。”看到群眾們在基地上議論紛紛,黃沈跟大家聊了起來。“我這些菌袋在高峰期一天可以收獲三、四千斤鮮菇,我大概算了一下,一個菌袋可以產三兩左右的干菇,按市場價30塊錢算,一袋有9塊錢,除去成本4塊錢,一袋香菇還能凈賺5塊錢呢,今年我這3萬袋香菇收益10萬塊錢是沒有問題的了。”有了黃沈的現身說法,再加上親眼目睹,大家對發展香菇再也沒有什么疑惑了,紛紛表示回去之后就開始準備材料,一定會把香菇產業做起來。
增信心,10個菌種廠乘勢而起
乘著群眾們的這股勁,泥溪鄉黨委政府在原有的“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黨支部+黨員+群眾”的發展模式上,創新提出了以“1+10”的模式發展香菇產業,“1”即是指依托南三峽黑木耳專業合作社建立一個菌種總廠,生產規模年產黑木耳段木30萬段,地裁500萬袋,香菇500萬袋。“10”就是在全鄉10個村(社區)建設小型菌種分廠10個,每年分別生產地栽黑木50萬袋、香菇50萬袋以上,基本滿足本村(社區)的菌種需求。
群眾們開始忙活起來了,桐林社區劉俊、黃強培植香菇5萬袋,協合村支兩委培植香菇5萬袋,樅林村張勇培植香菇4萬袋,樅林村方紹友培植香菇1萬袋……這些喜人的數據讓泥溪鄉看到了香菇發展的美好前景。
產業發展起來了,南三峽黑木耳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菌種、統一技術、統一服務、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的模式加強對10個菌種分廠的指導、管理和服務,進一步促進了10個菌種分廠的良性發展。
見成效,幾十萬菌袋喜獲豐收
“我家的菌袋開始出菇了。”,“我今天又收獲了2000多斤鮮菇。”,“我昨天把香菇拿到市場上去賣了1000多塊錢。”……一個個好消息從各個香菇菌種廠傳來,幾十萬袋香菇喜獲豐收,菇農們喜笑顏開,鄉政府的領導們也感到由衷的高興,“讓農戶的腰包鼓起來正是我們這些父母官的責任呀!”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