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1-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通過“科技推廣年”活動,2011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實現了規模、效益雙豐收,全市食用菌栽培規模達28.3億袋(塊),同比增長16.5%,拉動全市農民人均增收2058元,同比增長14.1% 。
“今年俺種的10多萬袋黑木耳不但不愁銷路,還賣上了好價,明年俺力爭跨過30萬袋大關。”提起2011年栽培食用菌的效益,海林市二道鎮菌農金成恩笑得合不攏嘴。
2011年牡丹江市各縣(市)區圍繞“科技推廣年”活動,以科技為支撐,在逐步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更加注重為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由粗放型生產方式向標準化方向發展,實現了產品質量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統計顯示,2011年牡丹江市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28.3億袋(塊),同比增長16.5%,覆蓋45個鄉鎮,百萬袋專業村達318個,共帶動5.6萬個農戶,總產量達142萬噸,實現產值62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6.5%和34.7%,拉動全市農民人均增收2058元,同比增長14.1%。
小孔栽培、棚室吊帶技術、越冬耳、秋耳越冬……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廣,2011年牡丹江市以黑木耳、猴頭菇、滑子蘑為代表的三大食用菌種,不僅在產量上實現了新突破,產品的質量和效益也有了質的飛躍,以黑木耳為例,就目前技術而言可以實現全年生產的目的。同時,以科技為依托,牡丹江市香菇、白靈菇、榆黃蘑、雙孢菇等其他食用菌類生產技術也日趨完善。
與此同時,牡丹江市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設標準化栽培示范園區,為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搭建示范平臺。截至目前,全市鄉(鎮)級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45個,百萬袋以上生產專業村318個,標準化示范園區34個,符合無公害綠色操作規范的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25億袋以上,占全市總栽培規模的90%以上;雨潤等食用菌龍頭企業迅速崛起,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在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延伸產業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展銷會為平臺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進一步推動了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與國內大型食用菌企業的交流,在開展定向招商、產業升級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