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2-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西峽縣從2005年開始推廣香菇標準化生產,以2006年成立“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聯合會”為標志,從寨根鄉的寨根基地開始發展,到目前,全縣已建香菇基地146個,規模2569.5萬袋,產值在2億元以上,進入基地的農戶達8600戶,占菇農的24.5%。特別是2008年西峽香菇得到省農業結構調整項目支持以
來,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得到了更快更好地發展,先后建成了寨根面積200畝、規模120萬袋、產值達1200萬元的大基地;五里橋北堂的占地80畝、規模80萬袋、產值達80萬元的基地;石界河塘灣村建成山區梯田式特色化標準化香菇基地,該基地占地60畝,規模600萬袋,產值達600萬元。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在推動西峽香菇產業發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標準化基地建設的作用
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實施以來,已歷經五年,產生的效益顯而已見,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1、香菇質量的提高。西峽香菇推行標準化、集約化的基地模式。它的最直接作用就是提高產品的質量。過去,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不注重安全,香菇上粘有異物、異味,含農殘、重金屬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在西峽香菇通過標準化生產,廣大菇農的食品安全意識有所提高,菇農知道,哪些地方不能種香菇、哪些料不能用、哪些水不能使用,香菇咋摘、咋放、咋烘、咋存都一清二楚。西峽香菇出口上千批次,通過上千次的檢驗沒有出現農殘超標和重金屬超標的現象。通過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西峽縣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國家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中國食用菌協會“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區”以及“河南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等稱號,被河南省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領導小組和南陽市人民政府通報表彰。
2、品牌作用。“西峽香菇”品牌的建立正是在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的帶動下逐漸形成的。過去人們總是把西峽香菇說成是袋料香菇,只說出了“品種名稱”,沒有“品牌名稱”。目前,西峽香菇已成為蜚聲國內外的知名品牌,國內有38家香菇出口企業在西峽進行基地備案。
3、輻射帶動作用。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生產模式,受到西峽廣大菇農的崇尚,并在全國食用菌行業內推廣。據調查了解,自2010年底全縣有27000余戶菇農自發地把木質棚架改為水泥棚架,全縣146個標準化基地除84個縣政府扶持建設以外有62個基地是群眾自發規劃建設
的。西峽香菇實行的“三改、三化”生產方式,被業內稱為“西峽模式”加以推廣,目前,泌陽、湖北隨州等地都在推廣和使用“西峽模式”。
4、生態作用。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三改、三化”。“三改”的關鍵是改木質棚架為水泥棚架,從2008年到2010年底,全縣木質棚架改水泥棚架為27000個,每個水泥棚架按需用0.5方木材計算27000個水泥棚架可節約木材14000方。丁河鎮邪地村支部書記反映說:“自從推廣水泥棚架后,我們村每年少砍樹木2000棵。”少砍了樹木,節約了木材,自然就保護了生態。
5、經濟效益。開展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益,增加菇農的收入。據海關發布的出口信息:湖北省隨州香菇出口是14.63美元,
浙江省麗水香菇出口為14.48美元,而西峽香菇的出口價是16.62美元/公斤,一公斤高出其他地區2美元。
二、對標準化基地建設的感想
1、要堅定不移地走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的路子。實踐證明,西峽香菇產業走標準化生產的路子是正確的,上符合中央的方針政策,下符合廣大干部群眾
的意愿,中符合國際市場的發展形勢。總之,我們只有走標準化生產的路子,西峽香菇的發展才有出路。
2、必須政府做主導。縣、鄉政府必須承擔起責任,加強對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的領導,擺上工作日程,不可放任不管不問,要對標準化基地進
行規劃、監督和指導。從實踐上看,哪個地方的領導重視香菇標準化基地的建設,哪個地方的香菇種植水平就高,哪個地方的香菇品質就好,哪個地方的香菇產業效益就好。反之,哪里的種植水平不高,品質一般,效益較差。
3、必須政府投入。西峽香菇產業形勢發展這么好、這么快,究其原因,不能不說是省農業結構調整項目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重要作用,正因為有了項目
的支撐才使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得到發展,才使整個產業得到提升。據統計,從2008年起全縣每年投入建設資金3000多萬元,其中,省農業結構調整項目扶持
資金300萬元以上,鄉鎮及群眾自籌1000萬元以上。
三、在標準化基地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認識問題。盡管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受到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中國食用菌協會及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但是在基地建設工作中有些干部群眾對建設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的認識還不到位。表現在被動的多,主動的少,上面強調強烈了,多干一點,要求松了就放松
一些,在認識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沒有把西峽香菇產業放在準確的位置。
2、投入問題。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的投入資金分三塊,一塊是有農業結構調整資金,重點解決水泥大棚的費用;一塊是鄉鎮投入資金,主要解決基
地內的水電路及用地、綠化等配套資金;一塊是群眾自籌資金,主要用于搭棚用的竹、絲、網、桿的費用。從資金投入結構上看是以省投入資金為主要推動力,一旦失去省農業結構調整資金的支持,將必影響全縣的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
3、標準低的問題。盡管縣菌辦在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中制訂了“三園四化”、“三改、三化”的建設標準,但在基地建設中,存在著規劃標準化,不按規劃實施的問題,再者就是配套不完善,該修的路沒修,該打的井沒打,該架的電沒架,該拆除的籬笆沒有拆除等等問題,影響全縣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水平。
4、質量差的問題。除建設標準低的問題外,一部分基地還存在著施工質量差的問題,主要反映在打水泥棚架時,不按標準要求打造,工藝粗糙,外棚架
高低不平,道路寬窄不一等問題,影響基地整體效果和使用效果。
四、對標準化基地建設思考與建議
香菇產業在西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產業,不是可有可無的。在全縣農業生產中15億的產值,目前沒有任何一個產業可與它相比。它既不能丟,也不能不
培育,還應該拿出當年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種熱情,拿出“傾全縣之力,聚眾家之長,誓守中國香菇第一縣”的氣勢,認真抓好香菇產業。
第一,加強領導。領導出智慧,領導出思路,領導是決定的因素,香菇產業正處在一個爬坡上升期,盡管近年來生產形勢較好,市場形勢穩定,但也存在如資金、項目、場地、出口及出口退稅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領導出面進行指導和協調,需要領導統籌規劃,齊心合力抓發展的工作局面。
第二,自我加壓,增強動力。盡管西峽縣香菇產業出口超億,但不能一葉蓋全,我們在食用菌的科研方面,在市場建設方面,在產業文化建設方面,都
存在不如別人的地方。因此,需要認真研究、科學規劃,居安思危,多想想怎么辦,多想想怎么干,怎樣才能干好。
第三,加大人才投入和科研設施投入。人才是基礎、人才是保障。目前,西峽縣科研中心是既缺人才、又缺設施,條件差、底子溥,十幾個人基本靠賣菌種維持生存,基本發揮不了科研、開發、試驗、示范、服務的作用。縣菌辦也是缺專業技術人員,希望縣委、縣政府給予重視,給予解決。
第四,加入投入。西峽香菇產業這么快,香菇基地建設的這么好,除有正確的工作思路外,主要就是省農業結構調整資金的支持,沒有這項資金的推動,不可能建設西峽香菇標準化基地。縣委、縣政府每年應安排200-300萬元香菇標準化基地建設資金扶持推動產業發展,確保西峽香菇的品牌、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