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到61歲困難殘疾人還能靠平菇來“發大財”
發布時間:2012-02-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江蘇常州西夏墅鎮浦河社區61歲的殘疾人朱玉坤正在地里收平菇。在區、鎮兩級殘聯的幫扶下,從去年10月底至今4個月不到的時間,他靠手里的這些平菇進賬5400多元,這個數字比他原來兩年的收入總和還要多!
朱玉坤的經歷十分坎坷。年輕時因意外,右手斷了3根手指,落下殘疾;2000年又被診斷出患有胃癌;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兒子畢業了回常工作,兒子卻在2007年的一次車禍中喪生,媳婦跟著也出走了,留下年幼的孫子給雙雙殘疾的老兩口撫養。加上孫子要上學,靠低保難以為繼,朱玉坤就承包了村上一些垃圾箱清理和花木修剪的工作——一年也只能收入2000元左右。
在西夏墅,像朱玉坤這樣的困難殘疾人家庭有192戶。如何使他們依靠自己的努力真正脫貧呢?去年4月,鎮殘聯制定方案,依托三新園藝有限公司,通過提供技術培訓、技術指導以及菌種供、產、銷幫扶模式,帶動農村殘疾人就業。首批實施對象都是家中有地、有種植意向且沒有工作的低保、低保邊緣殘疾人家庭和重度殘疾人家庭。
去年10月,鎮殘聯出資搭建了鋼架大棚免費租賃給朱玉坤,并承擔了前兩季的菌包成本投入,朱玉坤一分錢沒花就開始了平菇的種植。
對右手殘疾的朱玉坤來說,翻地、排種這些活干起來很不方便,光是一分地上的580個菌包就排了整整3天,可他心里還是很樂呵:“半個月就能收一次,有盼頭!”悉心的栽培,加上三新園藝有限公司經常派員來免費指導,朱玉坤地里的平菇長勢特別好,肉質也肥,“一拿出去,人家就都來買,吃過的人都說味道鮮,認準了我這里,所以每次出去都賣得精光!”春節前,鎮殘聯專職委員盛杰還專門帶朱玉坤去給其他幾位殘疾人傳授經驗呢。
三新園藝有限公司負責人祁志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菌包一季可以產平菇2斤多,平菇一般市場價3元/斤,每包收益就有6元多,像朱玉坤兩分地種了1160個包,最終一季的收益應該有7000多元。他從開始種,到現在已經收入5400元了,后面再長兩茬,2000元錢還是有的,全都是實實在在賺進自己口袋的。”兩季過后,菌包成本價格將由殘疾人家庭自己承擔,即便那樣,到時每分地仍能增收至少1800元。
西夏墅鎮殘聯助理鄧靜飛告訴記者,目前該鎮已經有17戶殘疾人家庭開展了這一種植項目,由于勞動強度不大,收益不少,對殘疾人來說很實惠,家里地多一點的光這幾個月的收入估計就已經上萬了。“而且平菇是最簡單的種植項目,這一季結束后,我們還想推稍微復雜一點的項目,比如香菇、茶樹菇、杏鮑菇。”據了解,如果管理得好,香菇的利潤將是平菇的兩倍。
殘疾人都來種植菌菇,萬一賣不出去怎么辦?祁志平表示:“完全不用擔心!平菇在本地就可以賣掉了,不需要到大的批發市場去。香菇,一來種植的季節避開了高峰期,二來他們賣不掉的話,我們公司百分之百以保護價收購,本身我們也需要收購了再加工。殘疾人可以說既保底又有保障。”
不僅是西夏墅鎮的殘疾人有了脫貧的希望,據新北區殘聯副理事長蔣建清介紹,今年該區西部所有涉農鄉鎮都將試點西夏墅鎮這一幫扶方案,屆時,符合相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都可以申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