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2-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廣西鐘山縣根據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結合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強農業循環經濟建設,大力推廣生態農業模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降低農業污染,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不斷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改善農村環境和衛生狀況,扎實推進生態型新農村建設,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主要分布在回龍、石龍、鳳翔、珊瑚等鄉鎮的“桑+養蠶+養魚、桑枝+實用菌”模式收到廣泛關注。蠶農通過采用種桑,桑葉養蠶,蠶糞廢棄物養魚,淘汰的桑枝用于發展食用菌生產,
2012年鐘山縣全縣已發展桑園面積達1萬畝、蠶農2000多戶,年產鮮繭4000多擔、產值400多萬元。蠶農把被淘汰的桑枝出售給珊瑚科興食用菌公司,生產白參、金耳等珍稀食用菌、藥用菌及各種常規食用菌,在公司的輻射帶動下,至今該縣食用菌產業已發展成為“朝陽產業”,實現了桑蠶產業和食用菌產業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環。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