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0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在這里干活每天能拿到50到60元的工資,去年一年掙了1萬5千多元!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還不耽誤地里的農活,我們村的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有掙錢的渠道了!”在突泉縣永發村食用菌生產基地,正在裝菌棒的永發村村民劉鳳榮高興地說。
走進村食用菌生產基地,機器轟鳴,接種、制菌、打料、裝袋、蒸菌、運輸菌棒,一片繁忙景象。負責經營的村支書劉佰良興奮地說:“多虧了內蒙古神華準能公司的幫扶,才使我們村有了這項富民的好產業。”
去年,自治區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神華準能公司對口幫扶永發村。神華準能公司把目標盯在了扶持村民發展食用菌這項產業上,在該村原有20座食用菌大棚的基礎上,他們又投入80萬元資金,擴大了生產規模。截至去年末,基地共育食用菌200萬棒,實現產值1000萬元,惠及村民53戶194人,帶動34戶貧困戶88人脫貧,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600元以上,為60余人提供了就業崗位。
村民王寶昌是該鎮原糧站的下崗工人,去年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租了5個大棚栽培食用菌,收入8萬多元。為了使這項幫扶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村支書劉佰良等11人成立了突泉縣永發金土地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零投資”入社,可賒取合作社統一制作的菌棒,在基地內進行栽培,待食用菌成熟,合作社統一回收,再扣除購買菌棒和大棚建設費用。神華準能公司還幫助永發村注冊了“草原樹源”商標。目前,合作社已吸納全村99戶308人入社,產品遠銷北京、山東、沈陽和齊齊哈爾等地,已經形成了“支部+基地+合作社”的集菌棒制作、培育、保鮮、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銷格局。
劉佰良告訴記者,以栽培香菇為例,按同等地力、地塊,比種植玉米收入可高達7.8倍左右,自從村里有了這項富民產業,人們都爭著搶著加入合作社。今年該村將在神華準能公司的幫扶下,計劃建設食用菌大棚200座。(胡日查 馮玉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