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種蘑菇帶動地方食用菌產業
發布時間:2012-04-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今年35歲的張曉艷,曾是寬甸滿族自治縣大川頭鎮龍頭村出了名的貧困戶。一家人生活在三間四面透風的茅草房里,為給遭遇車禍的丈夫治病,還欠下1萬多元的外債。而今,通過幾年來科學化、規模化栽培香菇、滑菇,張曉艷靠雙手勤勞致富,摘掉了貧困“帽子”。
日前筆者來到張曉艷的食用菌項目繁育基地,那一排排整齊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頭,淡藍色的棚布格外顯眼。走進棚內,菌菇的香氣撲鼻而來。還有20多位農家婦女,正認真地向張曉艷學習養菇技術。張曉艷說:“要種好蘑菇,光懂技術還不行,一定要吃苦,勤鉆研。”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5點,張曉艷隔一小時就要到大棚觀察溫度和濕度,并及時調節。嚴格按照規程操作,放風、透氣、倒垛,一點兒都不馬虎。
當初,張曉艷是抱著改變家里的貧困狀況而養菇的。開始只是小規模試著干,嘗到甜頭后,才逐步擴大。現已發展香菇15000袋、滑菇12000袋,年收入6萬多元。
張曉艷靠養菇日子好起來后,在她的帶動幫助下,全組共30戶村民,就有21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年收入2萬元以上。2011年秋,張曉艷又與人合伙承包了省婦聯扶持的食用菌項目繁育基地,經營出菇冷棚40棟,發菌暖棚17棟,建冷凍庫100多平方米,烘干室2個,發展香菇30萬袋、滑菇20萬袋。目前,50萬袋白花花的菌絲,正在裝有鋸末、麥麩等充足養分的菌料袋里嫩生生地舒展著。對此,張曉艷并未滿足,她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支持,建立一個以婦女為主的食用菌合作社,以便讓更多的婦女能從事這項產業,共同致富。(莫丹)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