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我們這里種植黃芩能行嗎?黃芩一畝地收入有多少?現在種植黃芩的前景如何……”3月28日上午,在承德縣五道河鄉九道河村東山的果園里,50多名村民圍著省山區中藥材開發研究首席專家、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教授李世,七嘴八舌地問著。李世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詳細講解“林藥間作模式”的好處。
這是河北旅游職業學院駐九道河村工作組為村民開辦的一節“農民大講堂”。九道河村山多地少、人均不足一畝地,農民大多采用“玉米+果樹”的種植方式,在果林間種植玉米。這種傳統的種植模式既影響了果樹的生長,也影響了玉米的品質及產量。工作組經過與五道河鄉黨委、九道河村“兩委”多次研究,決定從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入手,充分利用學院的優勢,開辦“農民大講堂”,為村民普及農業實用技術,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駐村工作組及時聯系了學院生物工程系的3位專家到九道河村,深入田間地頭舉辦果樹冬剪技術培訓班,手把手教果農如何冬剪,努力為該村培養一批服務果農、能致富的“土專家”。
黃守印教授是學院生物工程系單倍體育種方面的專家。他把自己在實驗室培養的800多株文心蘭、非洲紫羅蘭無償送給村民,并傳授移栽技術和田間管理知識,現已成活,長勢良好。目前,他正在積極與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聯系,在九道河村進行地栽黑木耳種植的前期準備工作,為村民開辟一條增收致富的路子。高徹老師對本村土壤營養成分進行了測定,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減少長期使用化肥對土壤造成的危害。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