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汽車行駛在嘉善縣姚莊鎮鄉間的水泥路上,沿途可見散落在農田里的一個個稻草大棚,那是嘉善傳統食用菌產業誕生的“母體”。此行的目的是見證蘑菇大棚在新時代的變遷,而這生產載體變遷的背后,則蘊含著一個傳統產業的蛻變。
姚莊鎮素有“中國蘑菇之鄉”的美譽,種植蘑菇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全鎮蘑菇單季栽培面積已達2000萬平方尺,是嘉善“白色”產業帶的主導區,也是浙北最大的蘑菇生產基地。
然而,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嘉善的菇農們遇到了共同的難題:蘑菇栽培季節性極強,每年上市的時間很集中,而有大半年的時間菇房基本閑置。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如何才能拉長蘑菇上市的周期?針對這些問題,菇農們開始在大棚上面做起了文章——食用菌工廠化生產。
“這里有28個出菇房,總栽培面積9萬平方尺。”菇農丁文峰帶記者走進了他新建成的蘑菇“大棚”。全然不同于傳統蘑菇大棚的模樣,這里沒有一根稻草,全是鋼筋水泥澆筑的“車間”,內壁是清一色的保溫材料。
“如果菇房里面的氣溫低于8攝氏度,蘑菇就會停止生長,而高于25攝氏度時,蘑菇就會直接死掉,它們對氣溫很敏感。”丁文峰說,傳統的蘑菇大棚是“靠天吃飯”,一年一季,現在采用工廠化的生產模式,就可以靈活、準確地控制菇房溫度,進行恒溫生產,而且基本每2個月就能收獲一季。
盡管丁文峰種蘑菇的時間不長,可他在上海有一個4萬平方米的蘑菇基地,實踐經驗很豐富。“傳統大棚里的溫度不能保證,蘑菇的產量就無法保證;蘑菇季節性地集中上市,供過于求,那么蘑菇的價格就自然無法保證。”說起傳統蘑菇大棚存在的弊端,丁文峰深有感觸地說,傳統大棚種蘑菇用工強度又高又集中,每人每天300元,不僅生產成本增加了,而且還經常會出現“用工荒”。相對而言,眼前的這個工廠式的蘑菇大棚,就不存在這些困擾。
丁文峰的蘑菇“工廠”正在進行最后的設備調試,他打算近期育種,等5月份傳統蘑菇大棚不再出菇的時候,他的蘑菇剛好上市。反季銷售,價格好不說,恒溫生產預計每平方尺的產量至少能夠提高50%。
相對于丁文峰種植的雙孢蘑菇而言,姚莊鎮清涼村張加飛種植的杏鮑菇則“嬌貴”得多。“剛開始種蘑菇的時候,我用的是鋼管大棚,外面罩上遮陽膜,可是放進去十個菌包,結果近一半長不出蘑菇。”張加飛告訴記者,杏鮑菇的栽培對溫度、光照等方面都有要求,現在使用的“大棚”由一整套電腦系統控制,可以隨時調節里面的生長環境,除此之外,基地還配備了操作間、接菌室、育菌庫、出菇房和包裝間等,從配料到發酵再到培育,所有的工序基本上都是機器操作,省心省力,還提高了產量和質量。
據了解,早在去年1月份,張加飛就開始了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的試種,經過1年多的嘗試和完善,現在已經正式開始采摘。目前,張加飛有10間出菇房,每間放了6000袋左右的菌包,基本每天都能摘上500多公斤。問起利潤,張加飛笑著說,這得問財務人員才能算得清楚。
稻草大棚、鋼管大棚,盡管大棚的起點不同,最后卻都走向工廠化生產的模式。大棚的變遷,又一次昭示了科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的巨大力量,也彰顯了一個傳統產業突破生產瓶頸,開始它的蛻變之旅。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