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1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11年,安徽省天長市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7.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01元,農業科技成為興農富民的金鑰匙。
天長市農民戴時春是當地有名的蔬菜“土郎中”,長期從事食用菌種植和研究,2006年,他創辦了安徽省第一家民營科研機構天長市食用菌研發工作室。
幾年來,戴時春先后培育出10多個食用菌新品種,4次開創和刷新安徽省金針菇、蘑菇、平菇等食用菌的高產紀錄。2008年初,戴時春領頭成立了“時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一邊搞食用菌研發,一邊組織食用菌規模化大生產,成為一支扎根農村土生土長的農業科研生力軍。
在戴時春的帶領下,“時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擴大種植規模,創建農業特色產業園,大量生產金針菇等多種高檔食用菌產品,并開拓銷售網絡,使他們的食用菌產品走進了南京、揚州、合肥等大中城市的超市,年收入超過100多萬元,鄉鄰們都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宣金祥 范正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