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春光明媚的4月,正是黑木耳采摘的好時機。位于臨岐鎮溪口村的千島湖桑都合作社黑木耳基地上,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的菌棒上長滿了顏色呈黑色或褐黑色的木耳,幾十位工人正忙著采收、晾曬黑木耳,一片繁忙的景象。
“從三月份開始到現在,只要不下雨,基地上天天都有幾十位工人在忙著采收黑木耳,一直要采摘到5月底才能結束呢。”基地上負責技術的柳師傅高興地說,最多的那天有80多個工人同時采摘,一天功夫就采摘了2000多斤的干木耳。
柳師傅告訴記者,黑木耳在下雨的時候長得很快,頭天一下雨到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每個菌棒都長出了黑木耳,遠遠望去那就是黑壓壓的一片。
“這黑木耳呀,如果不采摘下來,下雨的時候掉在地上就不好吃了,這段時間采茶葉家里還好多事呢,但還是過來幫他們采,我們思想好吧,”正在采摘黑木耳的余根玉笑呵呵地說。其他正在采摘的姐妹聽到余根玉最后一句話也咯咯地笑起來。大家附和道:“我們都在幫忙做好事嘞。”
“采摘木耳也是有講究的,之前對村民都培訓過了。”拿起一個菌棒柳師傅說,當木耳達到八成熟的時候才可以采摘,采收時用手在耳根處直接擰下,要保持耳片清潔,采大留小,采光后耳棒翻面擺放,采收后還要清理雜質。
采摘下來的黑木耳,經過晾曬烘干后,發出一陣陣的清香。柳師傅的妻子帶著幾位工人正在整理晾曬好的黑木耳,一堆堆、一筐筐,有的已經完全曬干了,可以入袋;有的則半干半濕的,還得繼續烘干,大家都干得熱火朝天。
在一間倉庫里,一大袋一大袋的干木耳已經堆得滿滿的了。“一袋干木耳大概有88斤左右吧,100多元∕斤,這么一袋黑木耳就有8000多元呢。”柳師傅指著其中的一袋說,別看現在有這么多貨,一到過年的時候,產品供不應求,顧客不訂合同還買不到貨呢,那時候也是個很忙的階段。
溪口黑木耳基地總共有120畝,目前育有30多萬袋,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基地平時還經常對農戶進行種植黑木耳技術方面的培訓。“種黑木耳的好處很多呢,帶動農戶就業,桑枝條廢物利用,還比如這片地是剛剛造起來的,土壤還不肥沃,如果是種其他的農作物是種不好的,但用來種黑木耳效益就很好了,如果明年農戶自己愿意植黑木耳,我們也非常樂意,銷售方面合作社負責。”柳師傅笑著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