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市衛生監督所提醒:市民切勿以“貌”識菇,最好不要采食野生菌類
近期天氣升溫,加上連續幾天暴雨,給植物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水分、陽光。這不,住在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內的李大爺,一清早便發現校園里有一排綠化樹上,長出了很多深褐色的“野味”,形似木耳。
“野味”并非木耳,疑為菌類寄生物
當記者來到現場時,他和老伴正用自制的工具,準備從樹上采摘。抬頭一看,這些類似木耳的東西,長在挺高的一排樹上。這種樹,平時也很少看到。葉子跟桂花樹相似,但樹冠卻是筆挺的向上生長的。在這一排綠化樹上,確實有很多枝椏上長出了深褐色的形似木耳的東西。
“你看,這就跟新鮮的木耳是一個樣。”李大爺說,他們準備采摘一些食用。在手里拿捏一下,感覺肉肉的且很柔軟,顏色和形狀確實與木耳很相似;聞一聞,有很濃重的蘑菇氣味。
這是什么樹?這“木耳”能否食用?記者拿著拍攝的圖片,請教了市政部門對植物有一定研究的專家李華良。看到圖片后,他很快認出這種綠化樹叫法國冬青,也叫珊瑚樹,為一種亞喬木。但他認為,樹上長出的應該是一種菌類寄生物。
“樹木上的枯樁會分泌寄生物,并且這種菌類寄生物看起來雖然像木耳,但其實肉質要比新鮮木耳厚實一些,為安全起見,不食為宜。”李華良表示,春天雨水多再加上氣溫升高,正是各種菌類生長時節,而對于野生菌類,市民要慎重食用,特別是帶顏色和水分充足的野生菌類,很多帶毒性。
中毒事件多發,最好不要采食野生菌類
“每年都有因誤食毒蘑菇導致食物中毒的例子。”記者從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目前自然條件有利于野蘑菇生長,一年中最容易發生毒蘑菇中毒的季節也隨之到來。衛生部門提醒,很多失去生命力的樹枝很容易長出菌類,但市民一定要謹慎食用。
因為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志,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不易辨認,食用后可發生中毒。五種較為常見的毒蘑菇是白毒傘,鉛綠褶菇,頭乳菇,白黃粘蓋牛肝菌,細柄環菇。毒蘑菇中毒一般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和日光皮炎型五種類型。
而溶血型和臟器損害型中毒較為嚴重,臟器損害型是毒蘑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類型,通常在誤食后6—72小時發病,先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一般持續1-2天后逐漸緩解。這時候病人易誤認為好轉而不繼續治療,但此時毒素已逐漸侵犯人體各臟器。病人中毒后2-5天內出現內臟損害,尤以肝損害最為嚴重,極易造成死亡。
鑒別方法
看形狀:毒蘑菇一般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些雜物或生長一些像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像穿了超短裙一樣)。無毒蘑菇很少有菌環。
觀顏色:毒蘑菇多呈金黃、粉紅、白、黑、綠。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聞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卜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桿,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市衛生監督所提醒,市民切不可憑借經驗和以“貌”識菇,最好不要采食野生蘑菇;食用蘑菇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并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