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6-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報道一年前,畢業(yè)于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侯喜軍走進鐵嶺市清河區(qū)楊木林子鎮(zhèn)后楊木林子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年后,他利用自己所學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被村民稱為“蘑菇村官”。
為盡快熟悉村里環(huán)境、掌握村民生產生活實情,侯喜軍挨家挨戶走訪調查,聽取、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侯喜軍了解到,大棚香菇種植是后楊木林子村增收的主要來源,但種植的香菇都以批發(fā)銷售為主,純收入并不高。在香菇高產季節(jié),蘑菇沒人收購賣不出去,多數爛在了大棚里。
怎樣才能讓蘑菇賣出去且能賣個好價錢?侯喜軍認為,香菇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樹立品牌,而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正是品牌設計。于是,他經常熬夜畫草稿、想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后村里的香菇終于有了自己的“外衣”。
有了“外衣”還要讓人知曉。于是,侯喜軍又自費去長春、沈陽等地參加農交會,跑市場搞推廣、上網站搞宣傳,同時選擇優(yōu)質產品滅菌烘干、精包裝,通過超市和網絡銷售渠道銷往高端市場。
村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如今,合作社農戶由27戶發(fā)展到334戶,占全村總數的61%,香菇大棚由最初的50座發(fā)展到現在的220座,銷售收入由1500萬元提高到352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5800元提高到2011年的1.4萬元。侯喜軍在給種植戶帶來實惠的同時也贏得了一個親切的雅號——“蘑菇村官”。(謝文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