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目前,拉薩市場每天消費各類食用菌在5噸以上,其中平菇、香菇、金針菇絕大部分為本地產,而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等)主要為外地運來。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拉薩綜合試驗站工作人員介紹,珍稀食用菌在本地市場發展前景最為廣闊,市民今后可吃上本地產珍稀食用菌。
拉薩食用菌消費品種單一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拉薩綜合試驗站站長熊衛萍介紹,目前拉薩市場食用菌消費存在品種單一的現象。各大菜市場除了銷售平菇、香菇以及金針菇較多外,其余的杏鮑菇、茶樹菇、雞腿菇等都很少銷售,有的甚至沒有。
“目前拉薩市場上的平菇、香菇、金針菇70%至80%左右為本地產,珍稀食用菌如杏鮑菇、雞腿菇等則絕大部分是區外產。”熊衛萍說,由于本地缺乏對食用菌的深加工能力,所以種植戶主要以滿足本地市場新鮮食用為主,隨著城市經濟的日益發展,食用菌市場需求呈逐年遞增。
但除了平菇、香菇、金針菇已經實現了大規模栽培供應市場外,其余的食用菌還沒有形成趨勢,導致供應市場品種過于單一、檔次偏低。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栽培研究室專門對本地食用菌栽培技術進行研究,2008年加入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成立了拉薩綜合試驗站。
我區食用菌生產起步較晚,經驗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本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食用菌生產屬于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珍稀食用菌。
培植珍稀食用菌利潤更可觀
據介紹,珍稀食用菌在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但由于珍稀食用菌對市場而言屬于新生事物,而本地栽培戶又是“小、散、亂”的現狀,無法形成規模,供應也不穩定,導致拉薩本地珍稀食用菌市場未完全開發,僅有的市場也被區外規模化栽培基地的產品占據。
“目前拉薩市場上,消費珍稀食用菌的主要群體是高檔餐飲場所和一些大型的火鍋店等。許多賓館飯店的高檔菌類都由內地購進,不能適應市場需要。以杏鮑菇為例,價格每公斤在20元左右,普通民眾一下難以接受。”熊衛萍說,而且本地沒有規模化的栽培基地,價格上也沒有優勢。
但對栽培食用菌的種殖戶們來說,培育珍稀食用菌的利潤比培育平菇、香菇等要高出很多。
“我們實驗站培育的珍稀食用菌雞腿菇和香魏蘑,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正常情況下,生物轉化率達到了60%左右(培育原料為棉籽殼,一公斤棉籽殼可以培育出0.6公斤食用菌),市場上,一公斤香魏蘑的價格在30元以上,也就是說一公斤棉籽殼可以達到18元產值。同樣用一公斤棉籽殼培育平菇,生物轉化率為250%左右,市場上一公斤平菇的價格是5元。這樣算下來,用來培育平菇一公斤棉籽的產值是12.5元。”試驗站培育基地工作人員曹先生說,在每公斤棉籽等成本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利潤可以整整多出5元以上。
珍稀食用菌推廣還在認可階段
既然珍稀食用菌有著如此多的優勢,為何目前在本地還沒有推廣?是否存在技術難題?
熊衛萍介紹,平菇、香菇由于本地消費市場容量呈基本飽和狀態,擴展空間不大,金針菇目前呈供不應求的趨勢。珍稀食用菌在本地市場發展前景最為廣闊。
“雞腿菇、猴頭菇、香魏蘑、雙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的本地培育技術其實非常成熟,我們主導的‘西藏食用菌栽培技術創新集成與示范’項目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認定為國內先進水平。全面推廣技術上沒有問題。而且如果種植戶有需要,我們目前可以為他們提供免費的菌種和技術指導。但由于市場還沒有大規模地接納珍稀食用菌,而且本地沒有大規模的栽培基地,散戶們培植出來的珍稀食用菌價格上與內地運來的沒有優勢。”熊衛萍說,如果政府部門能夠對本地食用菌產業進行扶持,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其實相比內地,拉薩在食用菌的培育環境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拉薩地處高原,夏季溫度不高,適合培育低溫型食用菌。如平菇、香菇、金針菇在內地通常是秋末、冬季或者早春最適合培育,而拉薩夏季正好適合這三種食用菌生長。同時,本地食用菌培育也有劣勢,氣候過于干燥,不利于食用菌生長發育。同時氣壓過低也會給滅菌環節造成影響。
“規模化培植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本地的氣溫條件很大程度上可以節約成本。目前本地對珍稀食用菌還處于逐漸認可的階段,今后市場的發展前景肯定會很好。市民一定可以吃上本地產的珍稀食用菌。”熊衛萍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