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條‘靈龍’全部由我們自主研發培育的靈芝加工而成,最大的長3米,高2.1米,價值過百萬。”日前,在山東省東營市牛莊鎮麒麟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產品展廳內,我們見到了傳說已久的“靈龍”。眼前這位為我們熱情介紹的干練女子,就是這家合作社的當家人——路美。
1981年出生的路美是一個從農家走出的大學生,畢業后就職于一家食用菌公司。因為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家鄉有鼓勵創業的扶持政策,便萌生了回家發展特色食用菌種植的念頭。
申請、貸款、征地、蓋棚、育苗……經過一年的奔波,集制菌包、生產、加工于一體的麒麟食用菌種植基地拔地而起。現實有時很殘酷,因為技術失誤,第一批菌包有三分之一沒有出菇,這讓她整整損失了30萬元!然而,倔強的路美沒有被嚇倒。她通過政府幫助聯系了周轉資金,高薪聘請了技術專家,對每個生產環節親自把關。很快,技術得到了改進,產量大幅提高,公司慢慢步入了正軌。她先后多次到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山東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尋求技術支持,并邀請專家到基地指導。她還通過采用低溫保鮮技術,打造出了“麒麟美爾”綠色食用菌品牌,被譽為“天然保健食品”。目前,她的公司已發展到占地600畝、年產值7000萬元,涵蓋食用菌研究、育種、新產品開發、銷售等內容的食用菌產業化發展基地,一躍成為當地的農業龍頭企業。
飲水不忘思源,致富不忘百姓。致富后的路美帶頭成立了麒麟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她為合作社制定了“培訓一人、成功一戶、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發展戰略。為社員提供菌包,對社員進行免費培訓,對他們的產品實行保護價回收政策,徹底解決他們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技術和銷售問題,大大提高了社員的積極性。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來,吸引800多戶農民入社,舉辦各類食用菌培訓班23次,培訓人員5000余人次。合作社實現年栽培黑木耳、金針菇、雙孢菇、靈芝、平菇等食用菌菌包1000萬袋,總產值3700萬元,戶年均收入5萬元以上。
路美關注弱勢群體,針對留守婦女和殘疾人開展技術指導和創業培訓。村民張秀春身體殘疾,生活十分困難。路美了解后,為他安排了工作崗位,使他有了每年8000元的固定收入。據了解,麒麟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安置15名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種植食用菌38戶,戶均純收入1.5萬元。
近年來,路美帶領科研團隊不斷創新。在大力推廣平菇種植的基礎上,開發雞腿菇、金針菇等高檔食用菌和靈芝等藥用菌種以及鮑魚菇等珍稀菌類,培養出了麒麟H610、麒麟08—1、泰山赤靈芝等20多個食用菌新品種。2010年,該合作社產品已經占據了東營食用菌市場60%的份額。
近兩年,她將目光投向了觀賞靈芝。2010年底,麒麟食用菌種植基地成功培育出觀賞靈芝——麒麟1號。2011年春節期間,第一批靈芝盆景“如意”投放市場,因兼具藥用和觀賞價值被搶購一空。2011年面市的“祥云”,每盆更是賣到了3000多元的高價。2011年底,該合作社將普通靈芝加工成“靈龍”、“喜鵲登梅”、“松鶴延年”等20多種寓意吉祥的造型盆景,大大增加了產品附加值。
在新建成的9000平米恒溫車間,一排排鮮亮金黃的北冬蟲夏草長勢旺盛,煞是喜人。路美說:“科技創新是公司不變的追求,我們將繼續自主研發食用菌系列新品種,爭取5年時間把食用菌研發、培育、深加工做精、做細,為日后集團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