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裴的蘑菇“富民行動”
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襄汾縣鄧莊鎮段村的蘑菇(平菇)種植戶裴國芳,說起2013年的“富民行動”,他堅信只要有計劃、有行動,夢想就會實現。
為了更好地發揮蘑菇的經濟效益,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擔任段村村委主任一職的裴國芳,在2013年展開富農行動,把種植蘑菇技術以及薄膜技術無償傳授給村民。通過示范,帶動更多村民走向致富路。
無償傳授技術
對于食用菌的種植,裴國芳有著獨到的見解,帶領村民發展食用菌類種植,能有效緩解農民的就業壓力,同時還可使農村閑置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此外,村民可以定期在市食用菌研究所科技人員的帶領下學習,攻克技術方面問題。如果多數村民參加到食用菌種植的行業中,更能形成一村一業的有利發展趨勢。
其實早在6年前,裴國芳就已經開始了食用菌類種植與研究。平菇、木耳和杏鮑菇是主要種植對象。多年來培育種植蘑菇令他碰壁無數,險些將家中的積蓄賠光。
每遇到一次挫折,裴國芳總是要把一個個問題攻破,將其變為種植的“法寶”。如今,食用菌的銷售渠道逐漸成熟。他認為自身有了經驗再向農民推廣學習就能少走些彎路,發家致富指日可待。
2012年對裴國芳來說,是收獲的一年,也是種植蘑菇6年來受益穩定的一年。“2013年,我帶領村民共同發展食用菌類種植。自己賺錢不是本事,要從根本上發展農村經濟才是硬道理。”裴國芳信心十足地說道。
效益源于勤奮
新年伊始,又到了菇農最忙碌的時候。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裴國芳就已經在蘑菇大棚里忙碌開了。燒火、取暖、摘菇、分類、裝筐……每天早晨不到6點,他就和家人一起將百余斤的新鮮平蘑搬上了貨運汽車。
2月18日早7時,走進裴國芳的蘑菇大棚,他的妻子正在采摘蘑菇。而裴國芳則快步走到爐臺旁將塊煤放入爐中,并打開吹風機以加快燃煤速度。“在冬季種植蘑菇,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如果室溫低于10攝氏度,會導致蘑菇腳料停止發育或是發育不完全,進而影響產量。”他一邊燒火一邊說。
從正月初一到初八,裴國芳搭蓋的三個平菇大棚,每天都有150多斤的平菇上市。一季蘑菇種下來,純收入可達近萬元。
冬天種蘑菇,開春爭當萬元戶。聊起種植蘑菇的“致富經”,裴國芳說:過去,對于麥稈、棉籽,農民都沒法利用。現在,在科技的推動下全都用來培育平菇。既能保護環境,又可降低成本。”清明節前,收獲完蘑菇的腳料,還可以當作農田的優質肥料。用蘑菇的腳料種田,不但可以減少病蟲害,而且肥效也持久,每畝可省下200多元的農藥、化肥投資,也解決了蘑菇腳料的回收問題。
雖然每天起早貪黑,但裴國芳并不覺得辛苦。“種蘑菇必須勤快,一旦管理跟不上,那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當看到一筐筐蘑菇被送往市區銷售,我就會感到欣慰和自豪。”他面露微笑地說。
十八大報告中對農業的關注,讓裴國芳種植蘑菇的熱情更加高漲,他毅然擴大規模,又增設了三個種植大棚。目前,新增的大棚已經修建完成,預計三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學習熱情高漲
自2013年1月初,在裴國芳的帶領下,目前已有10多家村民積極報名參與食用菌類種植學習。
有了種植技術之后,蘑菇的銷路就成為村民擔憂的問題之一。當問及裴國芳時,他自信滿滿地說:銷路問題不用怕,現在培育的蘑菇以無公害、綠色環保為特點,只要是好東西就不愁賣。”
已參加學習的李某說:蘑菇培育是個好項目,以前總覺得種蘑菇和種麥子的道理是相通的,現在通過學習才真正體會到其中的艱難,不僅要掌握大棚內的溫度、還需注重內部的濕度及科學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吃苦精神,到了冬季為保持室內溫度,起早貪黑是常事。”
“隨著蘑菇市場價格的攀升,食用菌栽培是發展特色農業的最佳選擇,提高村民的收入更是我的職責所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體村民的生活更加和諧、幸福美滿,村民的腰包更鼓,大家一起奔小康……”裴國芳如是說。
回想起自己堅守種植平菇的過程,裴國芳深有感觸,他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能回鄉發展農業。因為高學歷、高素質的生力軍是農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同時他也希望已經選擇種植蘑菇的村民,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不論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堅持下去。做好發展計劃,制定好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壓力;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有了動力才能達到目標!(祁欣)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