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食用菌專家的蘑菇情緣——記唐山市老科協專家團食用菌專家趙建榮
發布時間:2013-03-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 談夢嬌)如果您有機會結識趙建榮,就會對“萬物有奧妙,科學無邊界”這句話理解的更加深刻,對蘑菇的價值也會有一番全新的認識:原來,蘑菇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降血脂血糖、抗病毒;原來,一顆顆像小傘似的蘑菇,可以匯聚成一個巨大的產業;原來,農民種上這些小東西,就能走進致富之門。那么,是誰先知先覺,把這財富之源引到農民家里的呢?他就是河北的趙建榮。
趙建榮是河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首席在線專家、河北省食用菌專家委員會委員,唐山市老科協專家團專家,現任唐山市食用菌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遵化市食用菌協會會長、遵化市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中國食用菌協會(遵化)職業技能鑒定點站長。他用全身心的力量堅持二十年苦苦研究探索食用菌的產業發展之路,推進了我國“南菇北移”進程,為中國北方摸索出了一條讓千家萬戶快速致富的食用菌產業之路。
他的快樂觀——是百姓的富裕
2004年1月,在國外指導的趙建榮接到自己退居二線的通知,心情顯得異常興奮:他創造培植的食用菌產業可以完全的按照自己設計的規劃步步實施啦!
對名利,他心淡如菊。三十年行政生涯,多少次變動,多少個責任,夾雜著多少個委曲求全,他壓抑著掙扎過來了。本來十幾年實踐證明了的他為老百姓找到的這條致富路成功了,在當地已占農業總產值的26%,畝效益超過了大棚蔬菜的近十倍,農民富裕了,可他卻一直在用自己的工資添補著日常推廣工作的消費。
他,坦然的在這一端放下了在職的官責,高興的從另一端扛起了繼續幫百姓致富的責任。
趙建榮自找壓力繼續為政府當參謀,重新設計了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恢復注冊了遵化市食用菌協會,成立了市立強食用菌研究所,唐山市科技局為他批準建立了唐山市食用菌產業研發中心;憑他的實力,國家食用菌協會給予了他菌類高級園藝工技能培訓鑒定點資格;創辦的市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被列入國家陽光工程農民大培訓計劃;他應時應事開辦各種培訓班和主辦專家報告會,走村串戶教技術、解難題;菇農一打電話,他隨叫隨到;平安城三村一下子上了近百個香菇大棚,平安鎮黨委書記親自聘請趙建榮為其具體指導,建立了規模示范區,在他出國考察的前一天,還到這個村逐棚指導分類囑咐農戶注意要點;東門莊、大麻各莊、宮里……每一個新上大棚的村都留下了趙建榮的腳印;在平安城一村冒雪打著手扶拖拉機燈逐棚指導到深夜、在王各莊村夜辦培訓班等情景,永遠的留在了初期創業菇農們的心里。
在他的精心培植下,遵化市的食用菌已發展到香菇、白靈菇、雙孢菇、平菇、北蟲草等十個品種,實現年產值10億多元,增加農民純收入6億元,帶動建筑、運輸、加工、服務等相關行業增收3億多元,他還指導周邊五省兩市60多個縣區發展起食用菌產業。
他奉獻的動力——是百姓的需要
趙建榮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遵化人。他曾在6個鄉鎮任職,多年的基層工作,深感百姓對致富的渴望。1992年他被調到西留村鄉政府抓經濟工作,已經四十多歲的趙建榮,想到沒有幾年就面臨著退居二線,為百姓工作的時間不多了,因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說:“在鄉鎮工作這么多年,最后怎么也得為老百姓的致富奉獻點什么,不然對不起黨對自己多年的培養,也對不起老百姓啊”!當時鄉里發展大棚西紅柿,一下上了近千個溫室大棚,趙建榮擔心:千畝大棚同時產出一千萬公斤西紅柿,賣不出去怎么辦?政府一刀切命令老百姓栽紅果樹、養辣椒、發展仙人掌等等,可怕的歷史教訓使他睡不好覺了。曾在縣供銷社當過平菇技術員的妻子順隨意說了一句:“你們有大棚可以養蘑菇啊”!他敏銳的意識到過去養蘑菇沒市場全國性的夭折了,現在是突飛猛進沖刺市場經濟時代,食用菌是個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可長期發展的好項目,1個月調研思考后,他向鄉黨委正式提出了搞大棚食用菌項目的發展計劃。
1994年初,趙建榮接受了鄉黨委的分工:全力抓食用菌開發。他像“瘋”了似的,把這個項目當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搏。一年里,他神奇的在兩個月讓香菇在新建的大棚里出了菇;把第一批香菇賣到了國外;拜認了中國香菇人工栽培發明人吳克甸為師;與中科院研究員卯曉嵐、文華安、香菇博士梁枝榮建立了師生關系并簽訂了合作開發協議;首批26個農戶試養實驗一舉成功畝效益超過了5萬元;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溫家寶到了香菇大棚視察;在全國食用菌生產研討會上的發言被評為大會優秀論文獎……天方夜譚的數字震驚了遵化,香菇項目如春雷,養菇戶激動,別人看著眼饞,各級領導也感到了驚訝。趙建榮心中那條奠基已久的百姓致富路開始延伸了!
1996年12月9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唐山召開了全省農業產業化典型現場會,遵化香菇項目一舉成為全省推廣的產業化典型,趙建榮也由此離開了鄉鎮,被調任遵化市政府食用菌開發辦,主抓食用菌全面開發工作。
種植的面積越來越大,個別領導開始警告趙建榮:種多了賣不出去怎麼辦?面對壓力,市場需求、技術問題等關鍵環節逼著他更加謹慎、更加冷靜、更加努力,他把領導的反對當做了前進的動力,他執意要把菌業做大、做強。固執而不魯莽,他開始親自遍訪國內的食用菌專家拜老師、搜遍了國內的食用菌書籍、訂閱了所有的食用菌刊物。啃理論、學技術、搞實驗、攻難關,與百姓的食用菌大棚形影不離,他苦苦的學習建筑學、微生物學、氣象學、昆蟲學、發酵學,還鉆研了營銷、加工等學科理論,他開始撰寫論文、編寫教材,親自跑市場、談業務,培養經紀人隊伍……能想到的問題都預防到位,能做到的服務全都做到家。
這一拼,就拼到了二線,拼到了退休,在他的指導下,遵化的食用菌產業規模越來越大,效益越來越好。當時的市委書記賈曉峰了解他的艱辛,在一次會議上說:“沒有趙建榮的固執勁兒,就沒有遵化的食用菌產業”!
這時的趙建榮很自豪。靠著這種執著的勁頭,他實現了“為農民找到致富路”的夢想,靠著這種執著的勁頭,他創造了15個全國第一:在北方首次利用蔬菜大棚養菇成功,使畝效率提高10倍以上;首創 “超節能蒸汽滅菌爐太空包式滅菌法”,徹底結束了國內24印大鍋蒸料滅菌歷史,被中科院專家評價為“中國食用菌蒸料滅菌史上的一次革命”;首創在北方高溫高濕期制做香菇菌棒順延出菇技術被國內外同行認為不可思議;主研起草制定了河北省首個“北方香菇綜合標準”省地方標準,率先把標準化生產引入食用菌產業;首創的香菇雙套袋法,使制棒成品率達到95%以上成為事實,被全國推廣……
他科研的課題——是百姓的難題
遵化食用菌產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趙建榮的技術基礎已被省市科技部門視為教授級水平,成為省市科研成果鑒定專家,諸多部門也給了他各種頭銜,他對多種食用菌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游刃有余了,可這時他卻說越來越膽小了。
了解了蘑菇產業的技術細節才知道,這個產業非常特殊,對技術性要求很高,生產過程需要有精確的溫度、濕度和很嚴格的時間性。而這又是個千家萬戶的產業,他很擔心農民遭受技術難題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他把潛心科研課題研究、解決百姓生產難題放在了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起草了我國第一個香菇綜合標準《北方香菇綜合標準》,1998年被列為河北省地方標準向全省發布實施。標準被他打印成明白紙發給養菇戶,掛進了每個大棚,大家嚴格按標準去做,保證了大面積推廣的成功。之后,他又相繼制定出臺了省市食用菌地方標準十五個,用標準約束了農民的生產行為。遵化也被列為“全國食用菌生產加工標準化示范區”。二十年來,他配套完成食用菌各關鍵環節技術科研成果15項;獲得國家專利6項;發表論文32篇;編著專業書籍1部;編寫培訓教材三種5000多冊……他還自加壓力,承擔了全國食用菌技術扶貧工程,為貧困地區免費咨詢、提供技術資料、種子等。四川一位下崗女工,養了三年木耳,三年染鏈孢霉全軍覆沒。在網上看到趙建榮的扶貧助弱熱線后打電話咨詢,趙建榮聽了情況后告訴她一句話:用柴油沾一下菌棒,三天后聽你的消息。第五天,這位婦女激動的哭著給他打電話:趙老師,你一個電話就徹底解決了困惑我三年的難題!
很多人把失去叫做遺憾,趙建榮卻把很多失去叫做平衡。他親手放棄了一條條屬于他自己的財富之路,卻敲開了無數扇百姓致富的大門:本該獨家經營的菌種,他教會農戶自己做;本可統一供貨的菌袋物資,他讓農戶合伙集資去購買;蒸汽爐研制是他自己的專利權,無償讓給別人生產;獨自洽談的客戶,介紹給經紀人;國內外高薪高待聘請他,他毅然留在了自己的家鄉固守著義務為民服務的信念;出了名的孝子卻因在國外考察沒能給老父親送終;原本是他好幫手的妻子得了半身不遂,他卻無法全身心的照顧。他說:“世上絕無沒有遺憾的人,我對遺憾的理解方法是找一個平衡點,看值不值得”。趙建榮 給自己留下了很多遺憾,卻從不想給菇農留下任何遺憾。
63歲的趙建榮精神矍鑠,見過他的人都不相信他的實際年齡。是食用菌產業激勵著他一如盛氣壯年,是愛民之心,給了他夜以繼日護佑菌業成長的激情。
2012年,唐山市老科協為趙建榮正式評定辦理了高級技術職稱,成為名副其實的食用菌專家。
趙建榮在政府的支持下創建了一個食用菌產業,遵化,成了“中國香菇之鄉”、“全國食用菌生產加工標準化示范區”、“燕山食用菌科技示范園”。
一個老科技工作者寬廣的為民情懷,綻開了中國北方食用菌產業的燦爛之花。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公眾號
更多資訊 ! 歡迎掃描左上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