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香菇懂技術一年能掙幾十萬
“種植香菇雖然人力、物力投入較多,但周期短、資金回收快,只要掌握技術、肯吃苦,就會有較高的回報。”在西峽縣西坪鎮花園關村香菇標準化種植基地,菇民儲成義談起靠種植香菇致富的經歷,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今年46歲的儲成義,是西坪鎮花園關村農民。不甘心“土里刨食”的他,外出打過工,跑過“山貨”購銷,種過中藥材,由于種種原因,都沒賺到多少錢。10年前,在鎮政府的倡導下,儲成義建起了香菇大棚,購置了鍋爐、裝袋機等設備,走上了種植香菇致富的道路。
“剛開始的那兩年,由于沒有完全掌握種植技術,再加上行情不好,不怎么賺錢,一年到頭白忙活。”儲成義說,經過幾年的摸索,他逐漸悟出了一些門道:只要把好每一關,就能實現“零風險”。種植香菇看似簡單,程序卻很多,要求也很嚴格,如木屑質量、菌種把關、原料裝袋、高溫熏蒸、接種發酵、消毒殺菌、越夏管理、采摘期管護等,都需要細心與耐心。
儲成義完全掌握了科學種植香菇的方法,也從中嘗到了“甜頭”,不但還清了所有外債,還建了新房,購置了家用電器。他瞅準了西峽香菇出口量增大、市場需求量旺盛的時機,從2010年開始他每年的種植規模都在10萬袋以上,雇十幾個人幫助加工生產。據儲成義粗略地估算,除去購置原料、種植加工、場地租賃、雇傭管護、采摘管理等費用,每袋凈利潤在3至5元,一年下來收益三四十萬元。
儲成義的致富“經歷”,吸引周邊的農民紛紛過來取經學藝。每次村民到訪,儲成義都耐心細致地講解并演示操作技巧。2009年,儲成義發動花園關村的60戶菇農成立了豫花香菇專業合作社,種植規模達到150萬袋。儲成義積極為菇農聯絡陜西、山西、鄭州等地客商,增加了菇農的銷售渠道,合作社也先后被評為縣、市級香菇示范專業合作社。
當問起今后的打算時,儲成義說:“針對目前的行情和市場需求狀況,我們對發展香菇產業充滿了信心,我打算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合作社,走‘基地+標準化+合作社+農戶’的生產道路。” (封德)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