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4-17
來源:人民網
4月15日一大早,重慶涪陵區焦石鎮卷洞食用菌股份合作社的理事長余登合就來到生產基地,按照約定,當天,合作社將向重慶萬州市場發送8萬袋以上的香菇和茶樹菇。
說起如今紅火的食用菌產業,余登合坦言,其成功的秘訣就是走股份合作之路。
重質量創品牌,獲得“有機”認證
2005年底,掌握了食用菌種植技術的余登合,聯合焦石鎮幾家農戶成立了悅來菌業協會(2006年更名為卷洞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開始發展食用菌產業。
“發展之初,我們最為注重的就是產品質量。”余登合說,從最開始他們就把取得無公害食品認證作為目標,專門派人到浙江去學習取經,還與當地農業部門一起研究制定了一套種植規范。2006年,僅僅時隔一年,當地產出的食用菌就獲得了“無公害食品”認證。2008年,合作社注冊“卷洞牌”食用菌商標。
為進一步打響品牌,合作社不斷改善生產工藝,堅持不施農藥化肥,定期送檢,為提高食用菌的品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9年,卷洞食用菌獲得“綠色食品”認證;2011年,又獲得了“有機食品”認證。
隨著卷洞食用菌產品品質的不斷提升,其銷售越來越紅火,促進了其生產規模的逐年擴大,到2011年,合作社從最初年產食用菌20萬袋,發展到150萬袋的規模。
農戶土地入股,產量年增百萬袋
“合作社發展到一定規模,一些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合作社理事劉正海介紹,由于規模逐漸擴大,合作社需不斷流轉農戶土地,并雇用更多農戶務工。但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如果還是堅持原來的流轉政策,很容易出現農戶土地向出價更高的產業聚集的情況,造成合作社無法成片流轉土地。同時,更多的農戶在基地務工,容易造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為解決這些問題,2012年,卷洞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改制為卷洞食用菌股份合作社,開始吸納農戶土地入股。農戶在土地入股后,除了每年能有固定的土地流轉收益和平時務工收入外,還能按照比例享受合作社收益分紅。
“實行土地入股后,合作社迎來了新一輪發展,實現了多贏的局面。”余登合說,最初合作社僅有成員14戶,實行股份制后,合作社成員激增至115戶,255.91畝土地通過入股的形式,成片流轉給了合作社。僅僅一年時間,食用菌生產規模就增加了100萬袋,達到250萬袋/年的規模。
同時,由于利益機制的保障,卷洞食用菌產品品質并沒有因為規模的擴大而降低,反而大幅提高,其種植最多的香菇茶樹菇,一級產出率達到90%,而在以往不到80%,按照一二三級之間2—3倍的價格差距,僅此一項,就為合作社增加收入上百萬元。
不僅合作社,農戶也從股份制中獲得了利益。2012年,合作社除了支付工人工資350萬元外,當年社員分紅就達300萬元;115戶入股農戶中,有30多戶住進了新建的農民新村,22戶貧困戶戶均收入超過2萬元。
建成18個凍庫,實現全天候銷售
作為一項帶動農戶增收的產業,卷洞食用菌產業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在品牌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各類補貼外,2012年底,在其成立股份合作社后,重慶涪陵區供銷社通過資金入股方式,投入120萬元扶持資金,支持合作社建設18個凍庫。
“有了凍庫,今后,卷洞食用菌就可以實現全天候銷售,不受氣候影響了。”余登合說,食用菌的銷售受氣溫影響較大,如果氣溫較高,產出的食用菌就必須及時賣掉,否則就會出現“爛倉”的情況。而合作社有了凍庫后,就可以通過凍庫的調節,延長食用菌銷售時間,使淡季時也有大批量食用菌上市銷售,能賣出更好的價。
目前,18個凍庫已基本建成,年內就可投用。合作社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預計今年食用菌產出規模可達350萬袋,成為重慶市重要的有機食用菌種植基地。
劉正海檢查食用菌生長情況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