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863 打破農機洋壟斷
近20年,歐美發達國家以農機自動導航為代表的精準農業技術產品基本壟斷了國內規模化農業生產區域的市場。
水田激光平地機、同步開溝起壟施肥水稻精量穴播機、水稻精量旱穴播機、用于水稻施藥作業的無人直升機、基于智能檢測及導航作業控制技術的大型谷物聯合收割機……這是“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之“數字農業技術與裝備”主題所取得的部分成果,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該主題組織國內近百家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經過2年多的研究,在精準作業和智能裝備的實用化技術和創新性產品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形成了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和瓜茄類蔬菜全過程的生產裝備智能技術及體系:
——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等針對水田精細化耕整,研制成功激光控制土地精細平整成套設備,基本實現了高效低成本土地平整設備的國產化,成本比國外同類產品降低30%以上,在水田激光平地技術與機具方面更提高了水田整地質量。
——初步突破了水稻種子的數控干燥、精細選別、智能包衣、種子活性檢測等關鍵技術,解決了智能化制種加工關鍵技術難題,可基本滿足水稻全產業鏈生產需要。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介紹,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等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研究開發了水稻芽種生產智能程控系統,針對浸種催芽不同階段的溫度、濕度、氧氣的需求,實現了溫、濕、氧波段式自動化管理,已在黑龍江等地推廣應用。
——初步突破了超級稻缽體毯狀苗精密育秧與高速精準栽插、芽谷精量直播、水稻紙載體繩播種植等關鍵技術,形成了適應水稻不同種植模式的技術裝備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介紹,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成功同步開溝起壟施肥水稻精量水穴播機和旱穴播機系列機型,在國內20個省市推廣應用,與人工撒直播相比畝增產20%以上,畝節本增效在100元以上。東北農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聯合企業還突破了制約高速插秧機作業質量的定量送秧、精準分插、隨動仿形等技術,已在中機南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插秧機企業轉化應用。
——初步突破了水田養分、生長、病蟲草害信息獲取和肥料精量施用和農藥精量噴灑控制技術,研究成功水田高地隙智能噴施設備和無人直升機施藥技術裝備。它們的防治作業效率是人工的20倍,效果提高了20%左右,每畝節省防治成本50元,解決了水稻生產中后期施藥技術裝備缺乏、防治效果差、人工施藥安全性等問題。
——初步突破了高效脫粒分離清選等大喂入量水稻聯合收獲機械關鍵技術和工況監測、產量測量、定位導航等智能控制技術,推進了我聯合收割機的大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技術升級換代。中國農機院研制開發的目前我國喂入量最大、技術先進的10公斤/秒大喂入量谷物聯合收獲機及作業智能控制技術已在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陽中收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等企業應用。
——突破了稻谷智能干燥、大米智能光電分選等保值增值技術裝備,可滿足稻谷規模化保質儲藏及分選加工要求;基于可見光、近紅外光的大米智能光電分選技術已成為合肥美亞光電有限公司升級主導技術,形成了批量產品。“項目解決了三大糧食作物大田、蔬菜,數控干燥、精細選別加工等智能化制種加工關鍵技術難題,可滿足我高品質種子規模化生產要求,甘肅酒泉奧凱種子機械有限公司建成了10t/h生產量的大型智能化玉米加工種子生產線,可實現產值3400萬元。”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方憲法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