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膠州李哥莊鎮小窯村退伍老兵陳維軍,在大沽河畔種植靈芝成功。去年中秋節前后,沽河大米收獲后,陳維軍還將稻殼和秸稈廢物利用,種植出鮮嫩的赤松茸,每公斤賣出三四十元的高價,每畝的效益達到五萬多元。昨天,陳維軍表示,他種植的赤松茸暫時并不對外銷售,眼下他以赤松茸、靈芝、木耳等食用菌組配出一種保健食品,取名為五德食用蕈粉,具有多種保健功效,產品還取得了國家食品認證,上市后產品供不應求。
喜悅
大棚引種赤松茸成功
在陳維軍的赤松茸種植大棚,只見一行行菜畦上鋪滿了稻草,一個個赤松茸從稻草中鉆出來,陳維軍與幾名工人正在忙著采摘。“種植赤松茸比靈芝麻煩多了,溫度和濕度控制不好的話,赤松茸根本就不出菇,我和妻子摸索了兩年才種植成功。”陳維軍說,三年前,他和妻子種植靈芝成功后,在大沽河畔建了百畝靈芝生態園,聽說赤松茸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于是決定引種。陳維軍說,去年秋天,他從東北引進赤松茸菌種,在大棚進行試種,沒想到過了七八個月,竟然沒長出一個赤松茸來。他到處找專家請教,原來是覆土的厚度出現問題。赤松茸對生長環境和苛刻,地表水溫度以17℃為宜,覆土太厚了或者太薄了都不出菇,最好以6—7厘米最佳,找到了問題所在,赤松茸也終于種植成功。
創新
變廢為寶種出鮮嫩松茸
“種植基地的附近有幾個村種植沽河大米,我將稻殼和稻草等廢物利用,用來種植赤松茸,沒想到效果非常好。”陳維軍說,赤松茸屬草腐菌,菌種適應性強,他將沽河大米的稻殼、稻草和其他農作物秸稈作為栽培料,用大沽河水澆灌,種植出赤松茸不僅出菇快,產量也非常高。陳維軍告訴記者,從覆土到出菇需要兩個月,這階段要求環境非常嚴格,管理重點是保濕和加強通風換氣,保持覆蓋物和土層濕潤狀態。赤松茸通常可以持續采摘四五個月,每畝大棚的產量達到2000公斤左右。“我明年打算擴大種植規模,讓島城市民品嘗到我們當地種植的赤松茸。”陳維軍說,赤松茸是近幾年才開始人工栽培的新菌種,島城的赤松茸大多從東北運過來,經常食用可以有效醫治和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營養保健功效。,因為剛剛試種成功,種植的吃松茸產量太低,暫時不對外銷售。
研發
食用蕈粉有多中保健功效
“還憑已多年的行醫經驗,研究出一款以赤松茸、靈芝、木耳等食用菌配合而成的食用菌為組合的營養食品,取名為五德食用蕈粉,產品還取得了國家食品認證。”陳維軍說,五德食用蕈粉可以激活并修復受損的胰島細胞,使其產生足量的胰島素供給糖的代謝,平穩的降低血糖,保持糖代謝平衡,使胰島恢復正常,血糖永不反彈,真正達到“自愈”的效果。還可以滋養并調節五臟平衡,恢復人體正常的組織代謝功能,保證身體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改善微物質循環,雙向調節人體免疫力機能,從而使機體恢復生理平衡大大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和活力。他打算明年擴種10個大棚,實行規模化種植,到時島城市民可以品嘗到大沽河水澆灌出的鮮嫩赤松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