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工業化生產模式,具有規模優勢和較強的行業地位。公司建設的年產萬噸食用菌基地及凍干加工生產線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該基地計劃可年產食用鮮菌15,000噸,包括培育室、養菌室、接種室、生產車間等全套設備。公司引進先進設備,從原料調配到接種、養菌、育菇,大部分生產工序采用食用菌自動化、機械化生產。工廠化生產極大提高了食用菌生產效率,并且產品質量安全可靠,規模效應非常明顯。2008年開始食用菌的工廠化生產,并通過不斷完善的管理體系公司食用菌日產能可以達到50噸,生產規模位居行業前列,在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企業中,公司食用菌產量也名列前茅。
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形成雄厚的科研支撐力量。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以創新為經營之本,堅持不懈從事技術研發,不斷創新,走在了國內食用菌研究和生產領域的前沿,獲得了較為先進的技術儲備,取得了明顯的技術優勢,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公司目前主要采用液態菌種技術。液體菌種的接種方式是指以液態營養基對食用菌的菌種進行培養,接種時以液體形態采用噴霧方式將菌種均勻分布于生產瓶的培養基中。液體菌種技術較傳統的固體菌種具有較大優勢,可節省生產成本,簡化生產程序,出菇整齊,出菇時間較固體菌種平均縮短2-4天。此外菌種培養時間還額外縮短了26-31天,為了減少其在培養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培育過程完全無雜菌,需要極其成熟的生產技術。
循環經濟優勢。公司從事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工廠化模式所需的土地面積和勞動力較少,生產效率比傳統模式高出約40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有關發展循環經濟提出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要求,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屬于國家大力扶持和發展的產業。公司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自成體系的循環利用生產工藝鏈條,并以此為平臺,創造了“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產業的“澳坤模式”。“澳坤模式”的優點在于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和產品生命周期中減少資源物質的投入量、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量,實現了生態修復,使農業廢棄物得到了多次循環利用,生產所用的原材料全部是農業廢棄物。
產品收獲后的廢菌包再次利用,變廢為寶,生產生物菌肥,做到了低碳、高效、綠色、環保,實現農業經濟和生態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