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王興利工作于山東省臨沂市富民食用菌研究所,中國一級科技咨詢師、高級農藝師、研究員、任富民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所學專業食用菌,中國食用菌協會會員,中國商務網專家顧問、現任新疆食用菌協會副秘書長、新疆食用菌協會專家顧問。
近幾年,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專家王興利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其不僅積極解答全國各地同仁的技術問題,同時在新疆的幾年時間里,把自己的技術推廣到了這片熱土,讓新疆百姓學到了食用菌種植技術,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近年來,他任職新疆食用菌協會副秘書長、新疆食用菌協會專家顧問期間,一起參與新疆地區食用菌產業摸底調研,走訪了新疆地區的基地和企業,并且通過調研針對阿克蘇、米東區、來克州、新和縣等食用菌重點區域撰寫了相關發展建議,傾注了很多心血。本期,記者專門采訪了王興利老師,聽他介紹這些年作為技術員援助新疆食用菌產業的心路歷程。
記者:王老師您好,我們知道您作為食用菌技術指導員在新疆工作5年,為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當初是什么信念促使您到西部去?
王興利老師:我于2010年與新疆食用菌協會吐爾貢·哈斯木秘書長相識在食用菌會議上,從我個人的理念上來說,中國食用菌最大的發展是西部,因為西部有著食用菌種植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一是特殊的氣候條件;二是陽光充足、比內地多二個小時;三是新疆資源豐富(煤碳、棉籽殼、廣闊的土地等),我本人認為將來國內食用菌產業發展“東菇西移”的可能性非常大,新疆最大的優勢就是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新疆是我國出口口岸最多的省份之一,食用菌想走出國門新疆具有很重要地理位置,這些因素吸引著我來新疆發展。
記者:作為一名食用菌援疆人員,當初到新疆指導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面對最大的考驗有哪些?又是如何克服的?
王興利老師:作為一個食用菌技術工作者,就要以發展食用菌為己任。就我個人而言來到新疆最大的考驗就是生活上的,包括吃、住都不是很習慣,需要克服,最重要的是發展食用菌產業需要讓新疆農民接受食用菌種植。當地有部分人對種植很不感興趣,開展工作初期困難可想而知,另外,發展食用菌最大的困難與考驗是當地政策性的支持較少,資金充足的企業不投食用菌生產,大多有錢的大戶不做食用菌投資,所以對于在當地推廣食用菌種植費時費力。
這里補充一點,我來到新疆幫助當地人種植食用菌,得到了中國食用菌商務網、新疆食用菌協會、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科技局等單位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大米東區科技局劉永春局長的大力支持。期間通過講課、做示范等帶動了一大批食用菌種植大戶,現在米東區的食用菌種植成為了一項現代農業產業,帶動了烏魯木齊蔬菜批發市場上的當地食用菌產品的銷售,以前蔬菜批發市場上食用菌都是從內地引進的,目前大多市民喜歡吃本土的食用菌。另外,也帶動了工廠化生產在新疆的發展。
記者:您大半輩子都跟食用菌打交道,多年來,通過技術指導的方式為很多主產區和企業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提供了幫助,您能簡單談下目前我國食用菌產業在技術人才培養上還有哪些不足?
王興利老師:單從食用菌的種植技術人才來說,是需要大量培養,尤其是2014年國家把食用菌納入973計劃,說明國家對食用菌產業的重視,今后食用菌產業發展有了方向。目前我認為食用菌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菌種的制作;二是病蟲害防治;三是管理,有很多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不扎實。自己作為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的技術員,深知一個好的技術員可以盤活一個企業;而一個差的技術員則會讓企業倒閉,投資人的錢收不回來。
記者:據了解,在安徽等不少主產區都有邀請您過去指導,為什么您還是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新疆?
王興利老師:是的。國內有不少單位邀請我去給予指導,我作為一個國家一級科技咨詢師,理應全力服務于食用菌行業。目前我在安徽滁州己經建立了自己的團隊(即安徽興利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從事設施農業的發展與咨詢。自己5年多來扎根在新疆,主要目的是想把新疆建成我們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出口基地、食用菌種植基地,然后借助國家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把新疆乃至全國的食用菌輸送出國外,讓更多的外國人吃到中國人生產的食用菌產品。(文/ 任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