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03
來源:通化日報
73歲的陳民序,身材瘦小、皮膚黝黑,在平常人看來,這就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但清河村的村民早已把他當做村里的“主心骨”、“領路人”。他擔任集安市清河鎮清河村支部書記的41年里,使清河村從貧瘠的山溝到香菇棚膜林立、人參市場拔地而起;從缺衣少食到村強民富。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4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802萬元,昔日貧窮的清河村,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農村示范村。陳民序先后榮獲吉林省勞動模范、吉林省創業先鋒、通化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標兵等榮譽稱號。
“當選村書記不算啥本事,有能耐就把咱們這窮村帶起來,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父輩的這句話至今還深深地影響著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致富的念頭也就是在這時被鑿實了。
發展的第一步,陳民序帶領其他村班子成員興辦了集體磚廠。沒想到,首戰失利,不僅沒掙著錢,還虧了1.2萬元。有的村干部泄了氣,打算守著窮攤子過日子。但是陳民序打定了主意:“發展集體經濟,帶領鄉親致富的路子沒有錯,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再說了,賠了錢就退縮,不想辦法掙回來,讓村民戳我們的脊梁骨,大家甘心嗎?”在陳民序的一再勸說下,村班子又重新燃起了斗志。經再三研究,村里將發展重點放到熟悉的人參產業上,貸款辦起集體參場。
起初為了管好參場,陳民序和村干部幾乎吃住在參園,最長的一次,足足兩個月沒回一趟家。經過村班子的不懈努力,參場實現滾動發展,累計發展人參7.5萬簾,產值達5200萬元,集體經濟快速發展,最好的年景一年收入200萬元。
村里有了一定的積累,陳民序和其他班子成員打算大干一場。當時,他們拿出250多萬元購買土地1.2萬平方米,興建人參交易市場。在市場建成之初,村里累計投入600多萬元,收益卻寥寥無幾,陳民序被一些村民稱之為“敗家子”。但陳民序頂住壓力,執著堅守10年,最終人參交易市場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全國最大的專業山參交易市場”、“全國十大中藥材交易市場”,交易額連年攀升。2015年,清河人參交易市場總交易額達到22億元,村集體資產累計達5000萬元。
“當時我們都覺得現在村集體富了,可以適當放慢些腳步,但是老陳覺得村民還是不夠富裕,于是又開始謀劃新路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支委王吉鳳說。
他們先后五次前往遼寧、浙江、河南、河北等地考察中藥材、食用菌市場。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決定“南菇北移”,在全村發展反季香菇。產業推廣初期,針對村民不敢干、怕賠錢的心理,村里采取“黨員趟路、群眾跟富”的思路,組織黨員干給大家看,當年發展地菇22畝、棚菇5萬袋,盈利25萬元,讓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
為了鼓勵農民種植香菇,村里給種菇戶每畝地補助1000元,并無償賒欠菌袋,聘請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簽訂購銷合同,按市場價回收,保證種菇戶有利賺、零風險。同時,為進一步降低村民發展食用菌市場風險,提高收入水平,村集體投資100萬元,注冊成立森源食用菌種植有限責任公司,采取“支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徹底解決了村民發展香菇難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目前,全鎮有14個村均發展了食用菌產業,輻射帶動了周邊7個鄉鎮,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2015年,村集體香菇銷售收入達1802萬元,種菇戶戶均增加凈收入5萬元,食用菌產業名副其實成為農民增收的家庭經濟。
陳民序用發展集體經濟的成效為村民謀福祉,把集體收益用到村公益事業建設和服務民生上。對于集體的錢,他一分錢恨不能掰成兩半用,村里打算修巷路,他就去跑市場,對水泥、沙子、鋼材等建筑材料,他都事先摸清楚價格,5公里通村水泥路,經過他精打細算,能省下近5萬元的開支。對于老百姓要花的錢,他從來都是“大手筆”,從國家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開始,清河村就將全村1214名村民的參合費用承擔下來;還為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發放700元生活補貼金;村里自來水改造、綠化美化、河堤加固、有線電視安裝等一系列開銷,全部由集體承擔,沒向村民攤派一分錢。而且陳民序每年還將自己近20萬元的集體收益獎勵,全部捐于村里用于民生事業,累計捐贈資金150余萬元。截至目前,村里用在公益事業和服務民生上花的錢已達到1000萬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露金。陳民序帶領勤勞務實的村民們,以扎實、穩健的步子,在新農村建設道路上繼續譜寫著強村富民的和諧樂章。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