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7
來源:金寨新聞網
小小靈芝引來“金鳳凰”
安徽省金寨縣素有“西山藥庫”美譽,所轄沙河鄉更是全國著名的靈芝種植交易集散地。很久以來當地農民就以種植加工靈芝為業。由于種植銷售零散化,產業無法形成規模,很多農戶仍處在貧困線下。安徽省康美來大別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產業整合,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力破科技壁壘,不僅提升靈芝產品質量達行業標準,穩定收購渠道,提升收購價格,還讓金寨靈芝這一品牌立足國內及國際市場,當地農民也從精準科技扶貧模式中逐步脫貧,在可持續的致富路上自信前行。
談起靈芝,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千年靈藥”,但在金寨縣,這“小”靈芝卻引來了大產業的“金鳳凰”。
安徽力源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長李文海從1993年起在金寨縣沙河鄉街道村試種植靈芝,目前他已是全國最大的靈芝種植戶。說起自己的“靈芝經”,李文海很是感慨:早先他一人創業,每年靈芝種植不超過10畝地,害怕生蟲給靈芝打農藥,導致孢子粉質量和價格低,由于沒有固定的銷路,一畝產靈芝孢子粉300公斤,價格很低,甚至虧本。
李文海說,金寨縣沙河鄉,雖說是全國最大的靈芝種植集散地,但2000余農戶各搞各的,一團散沙,市場行情好一年收入還不錯,可當市場下行靈芝賣不上價,全體農戶收入只有靠天。
2004年他帶頭成立合作社,第二年即和康美來公司合作,組成“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基地)共同投資合建”機制,現在力源合作社已經有近千畝的靈芝種植面積,簽訂合同,訂單企業,優質高價,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帶動周邊千余農戶一起致富,一年產值5000余萬。
“破壁”攻堅,科技催動新發展
一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記載,“赤芝生霍山。”“霍山”即現在的大別山。大別山被譽為“天然藥谷”,由于極佳的天然環境,大別山區境內的中藥材品種近2000種,更是中華九大仙草之一靈芝的原產地。
7月17日一早,李文海來到合作社靈芝種植基地,在“大別山一號”靈芝基地前仔細觀察每個靈芝的生長情況,看到有蟲子,李文海用牙簽一個個挑下來。“按照康美來公司的種植技術標準,不能打農藥,只能如此除蟲。”李文海說。
李文海告訴記者,沙河鄉自然環境適合生長靈芝,當地許多村民上山采摘野生靈芝,在500-1000米海拔位置,晝夜溫差大,沙河鄉所產靈芝的有效成分比其它地方要高。
自然環境有了,但怎樣才能打造更完美的靈芝系列產品?作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康美來大別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打造更完美的產品從源頭上下了大力氣。
康美來公司董事長余春富告訴記者,科技創新是中藥產業化的關鍵要素,公司與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20多名專家合作,投入巨資建設安徽省中草藥保健食品工程技術中心,進行產學研結合,實現自主科技創新。
在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會長、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沈業壽教授的指導下,合作社改進了種植方法——從茅草小棚改成了鋼構大棚,避免帶進灰塵泥土,導致孢子粉中雜質量增高;采摘孢子粉的方法改進了三次,從地膜采集、紙板套筒采集再到無紡布采集,無紡布透氣性好,孢子粉不會霉變且顆粒飽滿,靈芝不會出現畸形。
沙河鄉廣大靈芝種植戶早年栽培使用棉籽、秸稈、鋸末、玉米芯等材料,但種出來的靈芝有效成份含量低、質量低,在康美來的技術要求下,力源合作社統一使用椴木枝丫材種植靈芝,孢子粉的飽滿程度,有效成分大大提高,“這種仿野生栽植,做到了廢物利用,沙河鄉依然是青山綠水。”李文海說。
經安徽大學生命科學院檢測,康美來靈芝孢子粉所含主要成分靈芝三萜類化合物含量高達8.04% 。
從千分之四到千分之八,蘊藏了康美來專家們無數的汗水和智慧。
沈業壽教授告訴記者,人工栽培提供更穩定的環境,使得人工種植的靈芝比野生的有效成分更高,康美來公司保健食品和美容護膚品等產品獲得了2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全國率先打造了完整的靈芝產業鏈,整個產業運作更加科學。
在中國靈芝原產地金寨縣等大別山區建立的標準化靈芝基地累計達5000多畝、桑黃種植基地累計達600多畝、霍山石斛規劃種植基地1000多畝,已成為大別山地區最大的靈芝、桑黃等中草藥種植基地。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