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靈芝孢子粉開始采收的季節,在小梅鎮大梅口村的靈芝種植基地里,種植戶周森福在忙著采收孢子粉。今年88歲的我市食用菌專家李朝謙也像往常一樣,密切關注著利用他的專利技術——扎袋套筒收集靈芝孢子粉技術進行生產的種植戶們。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今年,龍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靈芝產業,提出靈芝是富民產業、長壽產業,是小產業,可以開拓新空間,做出大文章,推進共同富裕。我聽了感到非常高興!”
扎袋套筒技術
提升靈芝孢子粉產能
扎袋套筒技術,就是在靈芝剛開始彈射孢子粉的階段,用塑料袋和紙筒把整個靈芝套起來,避免了孢子粉外揚,同時也防止泥沙等雜質混入。看著靈芝菌蓋上厚厚的孢子粉,袋子里也是滿滿一袋,種植戶周森福樂開了花。
周森福一邊忙著采集靈芝孢子粉,一邊向記者介紹:“利用扎袋套筒法采收孢子粉,一朵正常的靈芝子實體可以采收7兩左右孢子粉,而且這種孢子粉深受市場歡迎,價格每斤能比普通粉高10元,預計今年收入有90萬元。”
“1996年,我采收了第一批靈芝孢子粉,那時候還很簡單,就是在靈芝采收前,在靈芝菌蓋上刷粉。”說起二十幾年前第一次采收孢子粉時的場景,李朝謙還記憶猶新。
李朝謙說,當年,我國靈芝孢子粉在套筒技術發明前產量很低,“千斤靈芝一斤粉”,珍貴稀缺,溢價可與黃金相比,甚至超過黃金。于是李朝謙決定,要在孢子粉收集方面大做文章。
“孢子粉產量那么低,不是靈芝不產孢子粉,而是靈芝繁殖的孢子粉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回收,多數在田間丟失,飛出去了!”李朝謙介紹,靈芝屬于微生物,它有很高的孢子繁殖能力,理論上24個小時可以繁殖72對。
一項技術可以創造一個奇跡。經過無數次的反復試驗,2001年,李朝謙終于發明了扎袋套筒收集孢子粉技術。
“上面套筒,下面扎袋,外面的雜質進不去,也隔離了泥沙、雨水、雜菌等,這樣采收的孢子粉,無泥沙無雜質無雜菌,而且產量高。”扎袋套筒,徹底解決了我國孢子粉產量低和質量差的大問題,大大提升了孢子粉產能。
扎袋套筒技術推廣開后,靈芝孢子粉的生產能力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5年,經過市科技局組成的專家組測產,龍泉的靈芝子實體與孢子粉的產量比例達275%,1斤靈芝子實體產出了2斤7兩孢子粉,轟動了食用菌界。
李朝謙將這套扎袋套筒收集孢子粉技術申請了國家專利。按照專利法規定,使用專利要支付費用,但李朝謙卻是免費授權給農戶使用,適時分批采收等關鍵技術也毫無保留傾囊相授。“科學技術只有推廣應用與生產,才能形成現實生產力。現在孢子粉培育,大量的都是基層農民。我的技術給他們免費使用,他們大膽地用,我的技術就會形成間接生產力。”李朝謙說。
培育新品種
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實現農業生產高產高效,除了要有一套好方法,還需要有好品種。由李朝謙牽頭,聯合浙江省農科院和龍泉本地菌種商三方合作,選育了“龍芝一號”和“龍芝二號”兩個新品種,自主品種占了浙江省一半。張良明是菌種場負責人,他與李朝謙在屏南上畬、八都南窖等基地開展品種選育工作。
“我們兩個人經常一起,我扶著他去田間地頭,一方面是指導農戶科學種植新品種,從修剪、管理、噴水,他都要一一指導;另一方面就是觀察分析靈芝新品種在龍泉的生產過程,記錄各階段產量,他回去以后會整理成文字。”說起李朝謙的敬業精神,張良明非常敬佩。
培育新品種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一個退休老人,為什么要去做新品種培育呢?李朝謙給出了自己的理解:“新品種是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技術核心。我們國家過去靈芝栽培以引用國外菌種為主,主要是日本、韓國,但是隨著國際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一些國家做了品種保護,禁止優質品種往外流。”
通過野生品種馴化、國外品種誘變等方法,李朝謙帶領的團隊選育出了以產孢子粉為主的“龍芝一號”和以培育子實體為主的“龍芝二號”,增強了靈芝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被列入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全國推廣3900多畝,取得了顯著社會經濟效益,項目獲“2016-2017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研成果二等獎”。同時引進“滬農一號”等優質品種在龍泉試驗示范,當時采收孢子粉2800多噸,新增產值3億多元,種植農戶增收1億多元。隨著“龍泉菌師”走遍大江南北,龍泉菌種也被推廣到全國各地。
心系靈芝
科技助農樂在其中
李朝謙曾擔任過鄉鎮企業局局長,退休前是市科委的主任,現在本該是頤養天年享清福的時候,但他幾乎是一年到頭不著家。
“我們家里人都勸他休息,他不聽。基本上每天都在工作,研究科學技術的推廣、產業發展。只要走到靈芝基地去,他就有用不完的勁頭,哪怕刮風下雨,只要靈芝栽培戶有需要,他都非常樂意去指導。他希望能把龍泉靈芝、龍泉靈芝的栽培技術推向全國,推向國際。”李朝謙兒子李春說到父親的執著,既無奈又為他感到驕傲。
沉浸于靈芝技術推廣的工作中,李朝謙忘記了年紀,忘記了疲勞,別人看起來非常累的事情,他卻樂在其中。
“我是退休干部,是老黨員,子女也自己成家立業,錢我夠用了。但是研究靈芝孢子粉是我一生追求的事業,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農民做點事。我技術推廣得越多,群眾受益就越大。為群眾做好事,為產業做好事,這是我最大的快樂!”李朝謙說。
退休近30年來,李朝謙依舊保持著當年上班的習慣,每天早早到辦公室,看資料、寫材料,下鄉走訪、出差外地參加各種研討會,干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