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是一家以食品鏈為核心的現代都市產業集團,業務網絡覆蓋全國,與160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家客戶建有穩定的貿易關系。這樣一家國際化的大型國企,把臨西作為在華北乃至東北地區的投資首選地和項目建設的橋頭堡,深入實施戰略合作,對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光明”到底給臨西帶來了什么?
“戰略投資者的入駐,必然對縣域經濟社會帶來戰略性的影響。”談起上海光明九道菇河北項目落戶臨西,臨西縣委負責人不無感慨地說,“光明”集團給臨西帶來了全面而深遠的影響,有項目加速擴張帶來的產業支撐,有精神融合帶來的發展動力,更有藍圖重構帶來的整體振興。
產業是發展的重要支撐。開啟“十三五”新征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對于一個經濟總量較小、發展相對落后的縣域而言,無論是立足當前,還是著眼長遠,都要始終把產業強縣作為主戰略,加快形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質量效益好的支柱產業。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臨西加大開放招商力度,努力引進了上海光明九道菇河北基地這個強縣立產的大項目、好項目,并加速引發了裂變,為決戰“十三五”,實現新發展,筑牢了產業支撐。
一個項目形成了新產業。上海光明九道菇工廠化食用菌河北基地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一期工程投資3.8億元,占地156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2015年4月開工建設,10月份投產達效。截至今年4月底,已生產金針菇1.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500萬元,盈利1350萬元,帶動群眾務工收入上千萬元,目前是全國單體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二期工程今年3月18日奠基開工,投資4.3億元,占地150畝,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年產白玉菇、蟹味菇等1.75萬噸,預計10月份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
一個產業催生了新鏈條。一個產業的建設形成,必然會催生上下游配套項目的跟進,形成比較完善的發展體系。臨西圍繞菌菇產業,科學謀劃項目,超前做好前期準備,與光明集團展開深度合作。一是拉長配套鏈。總投資2億元的華北包裝生產基地項目奠基開工,年產值達3億元,項目建成后,成為光明集團在華北和東北地區的產品包裝基地。投資1000萬元的年產17萬瓶的制瓶廠項目,正在建設。同時工廠化食用菌生產設備、農產品電子商務基地等項目,達成了初步協議。二是拉長產品鏈。投資2億元,擬占地100畝,加工生產蘑菇醬、調味品、餡料、即食等產品的深加工項目,正在進行項目前期工作。三是拉長循環鏈。依托金針菇生產廢料,投資6000萬元的年產3萬噸有機飼料生產項目,投資7000萬元的年產2000噸生物復合肥項目,完成了前期準備。
一個框架帶來了新集群。光明九道菇二期和華北包裝基地項目奠基開工儀式前,光明集團董事長是明芳一行,先后與臨西縣和邢臺市舉行了會談,明確表示把邢臺市臨西縣,作為在華北乃至東北地區的投資首選地和項目建設的橋頭堡,雙方初步達成了在臨西建設光明河北產業園、復制光明五四公司等戰略合作意向。5月9日,董曉宇市長帶隊到光明集團考察洽談,臨西與光明五四公司簽署了戰略框架合作意向書,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光明集團決定把生豬養殖、乳業、糖酒、糧油等優勢產業轉移到華北。目前,占地10平方公里的光明河北產業園已啟動建設,其中,總投資20億元的萬畝“光明玉蘭農場”、5億元的光明科技孵化園、5億元的現代農業科技觀光園等重大項目,臨西與光明集團正在深入洽談、加緊推進。
一種精神的深融扎根——“光明”給臨西帶來了發展動力
精神文化是軟實力,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近年來,臨西堅持把“玉蘭精神”作為傳家寶,大力傳承發揚,深學細照篤行,全縣上下掀起了爭當“玉蘭式”好黨員、好干部、好群眾的新高潮,涌現出大學生村官徐培培等一批激情干事、奮發創業的先進典型,傾力打造了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優良投資環境,樹起了“投資臨西,共創奇跡”的嶄新形象,吸引了諸多項目紛至沓來,尤其是上海光明食品集團這個“大國企”,也成功落戶“小縣城”。“光明人”融入了臨西,“光明”的精神和文化,也隨之植入了臨西,與“玉蘭精神”相互輝映,為臨西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樹起了精神標桿。“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凝聚眾力,追求卓越”,是光明集團的企業精神。作為安全、優質、健康食品的模范供應商,上海城市主副食品的主要承擔者,服務全國、布局全球、跨國經營的中國食品領軍品牌的集團企業,光明集團的成長歷程,印證了這種精神的力量。翻開項目建設跟蹤記錄——2015年4月24日,奠基開工;4月29日,菌種原料墊板進場;4月30日,圍墻護欄全部完工。5月12日,1號菌房基礎已完成,制冷設備開始安裝;2號菌房吊裝鋼架基本完成,電梯井施工;8號菌房開始吊裝鋼構等等,上海光明九道菇工廠化食用菌河北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產達效,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光明建設速度”,臨西上下親眼目睹,真實見證了這種精神的力量,點燃起更加旺盛的創業激情。
加強了文化交融。推動文化交流交融,是深化認識、增進情感、擴大合作發展的重要動能。臨西堅持以誠感人、以情動人,招商洽談時,能夠主動站到對方立場上,擺明自身優勢,贏得認可認同;項目建設中,干部群眾親商重商,積極熱情服務,涌現出了打車不收費、買菜按批發價等不勝枚舉的真情實事;同時還把珠江東路定為光明路,光明九道菇公司廠址定為光明路1號,街頭游園命名為光明游園。“光明人”主動融入臨西、支持發展,九道菇公司總經理王健當選了臨西縣人大常委會常委,光明集團五四公司決定,每年捐資50萬元以上,用于臨西脫貧開發和教育發展,2016年初,首次捐助了100萬元。雙方重視加強文化交流融合,目前,臨西縣委與光明五四公司黨委實施了黨建共建,互派干部掛職學習,成為長期機制;上海光明商學院與臨西黨校聯建“臨西分院”,開始加快推進。
促進了實力提升。服務光明項目建設,對標學習“光明人”的精神文化,臨西強力實現了作風形象的新轉變、服務水平的新提高、自身素質的新躍升。7個晝夜,連續運土3萬多方,填平了長300米、寬20米、深10米的廢棄水渠,并將周邊地上附著物全部清理完畢;11天時間,省市部門特事特辦,完成了全部審批程序,拿到了環評正式批文;一周之內,縣領導帶隊緊盯,辦結了原本需要一個月時間的土地審批手續;24小時內,最多48小時,處理好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實行“全身心、全過程、全覆蓋”的保姆式、精細化服務,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施工、高效建設,打造了“服務光明,馬上辦成”的臨西服務態度“金招牌”。高效率的服務質量、優良的投資環境,贏得了光明集團董事長是明芳的高度贊揚。
一張藍圖的全新描繪——“光明”給臨西帶來了深遠影響
“十三五”是臨西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加快實現“富民,強縣,升位”目標的關鍵時期。“光明”帶來的雄厚產業支撐、強勁發展動力,促進了該縣以更寬廣的視野謀劃未來,以更堅強的信心加快發展,以更優良的作風抓實工作,向更高的目標強力沖刺。
融入“光明”戰略理念,科學描繪發展藍圖。光明集團堅持突出核心主業,搶占行業領先,著眼全球、布局全國的戰略發展理念,為臨西制定發展規劃,拓寬了視野,打開了思路,提供了指導。該縣立足實際,認真落實“五大理念”,把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規劃“十三五”期間,著重圍繞“三個起來”,突出打造“三個百億產業”,初步形成“3+2”產業發展格局。“光明菌菇長起來”,著力建設以光明河北產業園領軍的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的食品醫藥優勢產業;“精密軸承轉起來”,傾力打造以精密軸承為主的年銷售收入超200億元軸承特色產業集群;“電動汽車跑起來”,努力培育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總規模100億元的戰略新興產業,同時加快現代農業、現代物流發展,繪就了嶄新藍圖,凝聚起全縣上下的發展合力。
對接“光明”項目建設,打造新的發展支撐。圍繞“著力建設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的食品醫藥優勢產業”這一規劃目標,該縣突出打造光明產業集群,成立了臨西縣與光明集團深化合作建設指揮部,以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指揮長,下設產業園規劃、孵化園建設、現代農場建設等十個領導小組,分別由一名縣級干部任組長,明確了主要職責、工作目標、具體任務、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等,加快推進每個項目的對接合作。目前,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占地3000畝的光明河北產業園,已經完成規劃設計,拉出了基本框架;總投資20億元,集總規模10萬頭奶牛、50萬頭生豬養殖,及乳肉制品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萬畝“光明玉蘭農場”,已經完成項目選址和初步規劃;菌菇醬深加工項目已完成可研報告。
發揮“光明”品牌效應,做大做強發展引擎。“光明”落戶、扎根臨西,既是對臨西縣投資環境的肯定,也是對服務形象的標樹和升華。臨西充分發揮這一品牌效應,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緊盯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先進地區,依托產業、區位、人脈等比較優勢,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做大做強發展引擎。今年一季度,第一批總投資72.6億元的19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最近,藍越新能源汽車、深圳宜加新能源電池河北基地、首農集團臨西農產品物流基地等30個項目成功簽約,項目總投資87億多元;清華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臨西軸承研發中心等13個項目,正在積極洽談;同時,與中軸協、洛陽軸承研究所、河北工業大學等17個科研院校,37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發展的動力引擎正在增強。1-7月份,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3.24億元,同比增長8.5%,位居全市第二位;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29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68億元,同比增長27.5%,居全市第四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44億元,增速1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0.74億元,增速10%;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4億元,同比增長19.8%;尤其是工業用電量,由去年負增長實現強勢逆轉,在全市排名上升五個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