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6年對于很多行業從業者來說,生意難做是他們這一年最真實的反應。特別是做實體經濟的人來說更深有體會,經濟不景氣的信息依然在延續。食用菌行業也免受不了大環境帶來的影響,從2013開始,行業就進入了“洗牌”調整期,經過三年近“兩輪”的洗牌,行業中一些中小企倒閉或轉產的不在少數,從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食用菌市場雜志編輯部每年統計的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情況調研報告可知,從2013年開始,企業數量每年都呈下降,截止2016年9月,全國工廠化企業數量為590家,而2012年全國工廠化企業數量達到788家,三年時間,年均降幅達到6.88%。企業數量的減少可客觀反映這幾年食用菌中小企業的日子不是很好過,但從這兩年一些大企業在主板、新三板上市卻又看到行業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糟糕。
每天, 很多行業從業者在qq群、微信、微博上吐糟菇價又跌了,當市場不行的時候,其實大多數人只看到花落,未看到花開,表面上食用菌行業生意越來越難做,力不從心,其實是行業正趨于合理化,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精益求精。
看似在“洗牌”,實際上是在“洗人”。
淘汰那些幻想“一夜暴富”,投機取巧的人;留下的是堅持品質的、真誠付出匠心獨運的“專業菇人”。很多時候堅持在行業超過20多年的食用菌種植戶很少抱怨生意難做,因為他們種出的菇很多就是在質量上有保證,不愁銷路。
都說2016食用菌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其實是客戶要求越來越高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高了,售后服務的要求高了,前些年,種蘑菇的人少時,市場上產量低,消費者沒有其他選擇,只有被動接受,而現在市場上各種菇類產品琳瑯滿目,消費者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品質好、品牌認可度高的菇就會受到消費者認可,價格對于他們這部分人來說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因此,不管產品貴賤,只有品質有保證,品牌認可度高,才有屬于你的市場,這再也不是隨便賣產品的時代了!因此,如果菇人的觀念還沒改變,不好意思,您就要被“out”了。
現在行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大企業的市場越來越大,在全國各地新建基地,布局全國市場,在保持現有品種市場優勢的前提下,還不斷開發新的品種,搶占新領域。;小廠家的市場越來越小,很多靠以前老的經銷戶來維持,在品種的開發上也是困于資金不足,而裹足不前,生存壓力越來越艱難。大企業生產出的菇類在市場上有絕對的話語權,產品質量也有保證,為此,對于小廠家來說,如何轉變思路,不跟大企業在市場上正面交鋒,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生存的經營之道,是能否活下去的先決條件。
這是一個靠實力和效果說話的時代,假冒偽劣曝光的速度加快了,忽悠團越來越難混了,以前靠低價促銷手段不來贏得市場的老辦法已經不適用的。目前,消費者“不差錢”,只要是有營養、價值高的產品很多人是愿意“破費”的。因此,一些中小企業慣以低價搶占市場的套路已經不適應產業發展需要了。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產品質量的競爭,誰的產品好,誰就在市場上占據主導,這就要求,一些中小企業在技術研發、菌種的更新換代,以及生產管理上要做到專業,特別是在技術人員的使用上,要敢于放權,讓真正有實力的技術人員能夠心無旁騖的精于管理上,而不是“外行”指揮“內行”。如果您還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話,早晚一天你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是沒有銷量的。
這一年,是競爭異常激烈的一年,沒有特色的產品,沒有競爭力的小廠家,沒有想法的經銷商,沒有優勢的食用菌人,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真的混不下去了,注定要被淘汰一大批!雖到年末,正處于食用菌人期盼的銷售旺季,很多企業就等著靠這幾個月,來燙平上半年企業的虧損,但這不光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大部分行業人都有的想法,想法多了,必然會付諸實踐,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產能,能賺到的利潤就緊緊抓在手中,而這必然會導致市場上產品的積壓,“旺季”有可能成為一句美好的愿景罷了!
大浪淘沙,適者生存。2016年已進入尾聲,對于食用菌人來說,這一年雖市場行情不盡如意,但只要對所從事的工作還充滿熱情的話,就不要放棄,畢竟“洗牌“終將結束,未來還是有所期待的!(文/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