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羅源縣起步、西蘭等鄉鎮素有種植草菇、香菇的傳統,但規模、技術一直未有較大提升。
改變始于1998年。這年,有人從臺灣引進新品種秀珍菇。在上海、深圳等地漸漸打開銷路之后,羅源菇農紛紛跟進,栽培效益高于草菇數倍的秀珍菇。
不過,長期以來,菇農基本上是在加蓋茅草的竹木大棚栽培。傳統的菇棚是典型的靠天吃飯,一旦天氣轉變,產量就受影響。“這樣的種植形態,抗災及抗風險能力都較差,菇的品質不穩定,無法提升產業層次。”分管“三農”工作的羅源縣委常委吳國輝說。
2011年10月,羅源縣出臺《關于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并配套扶持六大特色農業產業的具體政策,食用菌成為重點扶持產業。扶持措施包括:集中連片建設規模在30畝以上的標準化鋼架菇棚,每畝補助1萬元;新上馬菌包生產線或改造菌包生產線,每條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在起步鎮上長治村祥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書清的大棚里,記者看到,標準化鋼架菇棚好比一個現代化工廠,大棚內壁采用保溫材料,配有微噴、遮陽系統。“有了這個鋼架大棚,菌菇棒可以進行機械化高溫滅菌、降溫、再接種等,直至菌種生長。通過控制溫度、滅菌等程序,菌菇可以全年規模生產。”楊書清說。
“我原有的30畝竹木大棚已全部改造成鋼架大棚,政府補貼了30萬元,自己投入了數百萬元。”楊書清說,投入雖然增加了數十倍,但值得做,有了鋼架大棚,秀珍菇的產量、質量都上去了。
因為投入產出比可觀,政府扶持“四兩撥千斤”,當地菇農紛紛新建或改建鋼架大棚。2012年,羅源縣扶持六大農業產業投入1500萬元,其中食用菌產業就達496萬元;2013年這兩個數據分別更新為1878萬元、512萬元。去年,全縣搭建鋼架大棚的設施食用菌面積達250畝,今年可達400畝。
“五新”支撐生產實現現代化
在讓生產條件脫胎換骨的同時,羅源縣農業部門還引導菇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基質、新農藥、新機具,合力推進秀珍菇生產現代化。
通過持續育種、甄選,他們選定“臺秀57”這個適宜在當地種植的新品種作為主導品種。同時,推廣無公害栽培、溫濕調控等新技術;改進基質配方,用木屑、麩皮等代替木料,既降低成本又保護生態;推廣病蟲害物理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污染。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機具。菇農們開啟實踐智慧,發明了移動打冷機,改“固定打冷”為“移動打冷”,改進降溫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起步鎮下長治村祥發合作社理事長黃垂益說,過去會建一個冷庫,請工人將一袋袋菌菇搬進去降溫,之后再搬出來放到架子上,工作量大,損耗也大。
后來,幾經嘗試,菇農利用冷卻機、發電機組等,組裝發明了移動打冷機,推到菇棚里,短時間內就能降溫,不用搬動菌包。一臺移動打冷機造價3萬多元,但效益可觀,不需要單獨建冷庫,而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也沒有損耗。正因為如此,移動打冷機受到青睞,目前已覆蓋3000多萬袋。
為提高菇農的技能,羅源縣農業局建立結對子機制,由縣或鄉鎮一位農技員掛鉤幫扶10位科技示范戶??h農科所農技員吳澤英掛鉤的是起步鎮下長治村10戶秀珍菇種植戶。“我有她的聯系卡,有什么問題就打電話向她請教,遇到復雜的難題就請她下來現場指導,都是隨叫隨到。”黃垂益說。
繼2009年被列入全省農業“五新”集成推廣示范縣之后,2013年,羅源縣又被批準為省級農民創業示范基地。縣農業局局長雷霹說,目前,正在委托省農科院、省臺灣農業研究中心編制規劃,計劃在起步鎮建設食用菌研發、深加工、集散中心。主要是針對現有產業的弱項,在研發、深加工等環節攻關,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層次。
分工合作打造最優產業鏈
秀珍菇菌種孕育技術難度較大,一般農戶操作成品率較低。在羅源,有專業的菌種生產企業,目前擁有生產線33條,產品滿足本地需要之余,還供應外地。
長興菇業種植場是其中的龍頭,共有6條現代化菌包生產線,一年可提供2000多萬袋菌包。企業負責人黃潘順從事此行已有1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制種經驗。“像我們這樣專業做菌包有幾個好處,一個是成品率高,可達90%以上,一般人只有50%左右;一個是集中資金做普通菇農不易辦到的事,菇農專心栽培就行了。”他說。
有了這樣的分工合作、垂直整合,羅源食用菌產業構建起“統一制種、分戶栽培、統一銷售”的發展模式。“就像工業系統的產業鏈一樣,將各自的優勢最大化發揮出來。由專業企業生產菌種,技術有保障;菇農琢磨將食用菌栽培好;專業營銷隊伍經驗豐富,走南闖北搞銷售。”雷霹說,這樣的模式目前在全國是比較先進的。
在產業推進上,采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聯動發展、互利共贏的形式。目前,全縣有年生產規模100萬袋以上的企業(專業合作社)7家,50萬袋以上53家,30萬袋以上73家。擁有福建省著名商標“菇品世家”的益升食品公司,是當地最大的龍頭企業,已在羅源及周邊建立了秀珍菇、香菇合作基地13個,帶動3200多戶農民增收。
起步鎮下長治村的黃鑾英帶領154名女同胞創立巾幗合作社,年產200多萬袋菌菇。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她們將60畝竹木草棚全部改造成鋼架大棚,每包增產50克左右。2013年,合作社創產值600多萬元,每個社員年收益3萬元以上。
“如果每個人單打獨斗,不可能做成這么大的規模。我們抱團發展,在技術、營銷等方面都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指導,實現共同富裕。”黃鑾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