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了畝把田,除去分成,賺了8000多塊,下半年我打算多種點!”近日,湖北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都鎮灣鎮響石村三組農民吳萬群說起種羊肚菌的事,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今年,他和設在村里的坤博公司合作,種了1畝羊肚菌,效益相當可觀。而以前種玉米,吳萬群的一畝地僅能掙到千把塊。
羊肚菌是高附加值農產品,種植周期短,技術易掌握,栽培季節在大田作物空窗期,宜昌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非常適宜羊肚菌的生長。2013年,市農科院微生物所所長劉世玲成功馴化羊肚菌,并培育出液態菌種,經過兩年試驗,羊肚菌大面積試種成功。據悉,羊肚菌每年9月底至10月播種,翌年5月中旬前便可收完,推廣“菜菌輪作”“稻菌輪作”等模式,可提高土地單位效益。為促進羊肚菌產業發展,2016年以來,市農科院先后在長陽、夷陵等地舉辦了3次栽培技術培訓會,參加培訓的農民達600多人次。
宜昌坤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瞅準羊肚菌的種植潛力,由市農科院微生物所提供技術支持,在都鎮灣鎮響石村與農民合作,采取公司提供菌種、菇棚、農資,農民投土地投勞力,收益雙方分成的形式,突破性發展羊肚菌產業。今年,該公司聯合35個農戶發展的52畝羊肚菌喜獲豐收,畝平產鮮菌180公斤,最高畝產達300公斤。市場上鮮菌售價140元/公斤,干菌售價1600元/公斤,除去成本,畝平純收入過萬元。種植羊肚菌的農戶,按種植面積大小,少則收入幾千元、多則收入在一萬元以上。見種植羊肚菌效益不錯,周邊農戶的積極性高漲,紛紛要求加入,目前響石村已落實羊肚菌種植面積170畝。
種植羊肚菌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精準扶貧、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新路。“羊肚菌馴化成功時間短,栽培技術還有待進一步規范”,劉世玲說,羊肚菌種植效益與產品銷價、液態菌種的穩定性密切相關,不宜盲目擴大種植面積, 應根據市場行情適當發展。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宜昌市遠安、長陽、五峰、興山、枝江、夷陵等地種植了羊肚菌,種植面積1000余畝,收入2400萬元,畝平純收入達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