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目光望向松花湖畔,吉林市沃亞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上。這是一處集菌種研發、菌種培育、技術培訓、木耳種植及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物科技示范園區,打造了食用菌生產的全產業鏈。
2015年3月,吉林市沃亞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正式加入了剛剛成立的國家黑木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面對我國黑木耳產業及食用菌行業的發展契機和轉折點,黑木耳產業早已踏上轉型之路,需要從原始的初級產業狀態,發展成為規范化、標準化、高科技化產學研銷相結合的新興產業。這意味著黑木耳菌種、菌需物資、生產、種植、物流、倉儲各環節的標準都需要規范。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吉林市沃亞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的發展方向,正是優化市場供應,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自身的節本增效。
2014年至今,吉林市沃亞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始終重視新技術的應用。與傳統育種方式相比,他們所采取的工廠化育種,不只保證了菌種的純度,更保證了菌包的產量,適用于標準化大規模生產的需要。為了打造這樣一條工廠化育種生產線,他們引進了當今菌業界最先進的液體菌種生產線。液體菌種的純度高、活力強,繁殖又快,將之接種到培養料內,會生產出具有流動性好、萌發點多、發菌迅速等優點的木耳菌包,這種菌包種植后,產量比固體菌種高30%。沃亞的工廠化育種生產線,日產菌包可達3.2萬包,足夠供應后續生產的需求。
規范化、標準化的生產,依賴于精確的標準化控制。對于每一個菌包,在裝袋中均采用機械化拌料和裝袋生產線。技術人員介紹,過去的菌包生產采取手工作業,對一些工藝工序的要求只能憑借經驗估量,不準確,沒有明確標準,每袋菌包之間的差異大;而沃亞的生產線上裝出的每個菌包,經過檢驗,含水量、均勻度、松緊度、高度和料面平整度都優于傳統的手工作業,每一袋菌包的規格都是一致的,符合標準。在滅菌環節上,他們采用高溫高壓滅菌方式,相對于傳統的常溫常壓滅菌,具有滅菌徹底、滅菌速度快、生產周期短等特點。滅菌后的冷卻過程中,為確保冷卻速度,他們采用6臺大型空調輔助降溫,使菌包達到最佳的接種溫度。從冷卻環節一直到接種結束,全部在凈化區內進行,保證無菌條件,他們的凈化區全部達到了百級無菌環境,接種環境達到了手術室級別的無菌條件。
在木耳的栽培上,為保證品質不受污染,他們投入資金和設備,采取了設施化栽培的方式,很快地在山清水秀的生產基地內,建成了44棟標準化養菌大棚和14棟出耳立體吊袋大棚。如此一來,從養菌、催芽到出耳的生長過程,全部都在大棚內進行,保證了溫度濕度等要求。采摘后的晾曬過程也都在大棚內完成,提高了黑木耳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吉林市沃亞食用菌培育有限公司一直在爭取把資源化利用做到最佳。菌包的培養基料以玉米秸稈、豆秸等廢棄農業秸稈為主,在生產過程中,沒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而栽培后的培養基料,可以用作生產火龍果的有機肥料和給火龍果溫室加溫的燃料,有助于公司的其他農產品生產,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在監管上,智能化管理方式被應用到種植過程中。他們利用物聯網技術,在所有的養菌大棚和吊袋大棚安裝了空氣溫度、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開啟了視頻監控攝像頭和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控制系統,在溫室大棚中,額外添加了土壤的溫度、濕度傳感器和溫濕度控制系統,不需踏遍每一寸土地,就能實現食用菌菌包和出耳管理,節約了人力物力。
一步一個腳印,沃亞踏實地走在保質增量的品牌建設道路上。目前,春秋兩季可生產菌包500萬袋,產干黑木耳250噸,產值可達2500萬元,成功注冊了“小鼠耳”品牌,并通過QS認證、有機認證和ISO9000認證,獲得綠色環保標識。2016年,獲得“吉林省名牌產品”稱號,榮獲吉林省優質黑木耳評選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