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農民,到家庭農場主人,再到成都市人大代表,范忠義30余年來一直耕耘在食用菌產業,關注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金堂縣清江鎮榮華村,范忠義在初中畢業以后,也選擇扎根在這片土地。“萬元戶”曾是他個人的光環,而現在作為家庭農場帶頭人,他和村里其他食用菌農戶一起,讓菌類培植更規范。不管是更加有效地利用秸稈,還是將能源從煤改成氣,過程更加綠色環保。
更多農戶加入
食用菌產業鏈漸成熟
還在范忠義上初中時,家里就開始嘗試培植食用菌了。“那時規模很小很小,但菌類在市場上賣得起價,利潤不錯,我覺得很有前途”,在他介入后,家里的食用菌培植規模逐漸做大。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年產2000~3000袋,零售價最高5角錢一斤,“那時的5角錢跟現在不是一個概念哦”,范忠義自豪地說,當年年收入破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元戶”。
蘑菇、金針菇、木耳、姬松茸、杏鮑菇……范忠義說起自己培植過的食用菌來,如數家珍。最后,他還是鐘情于在金堂種植歷史悠久的姬菇。“食用菌就是要成規模地培植,品種不能太雜,因為不同的菌類需要不同的設施和管理要求”。
市場需求大,出口量增大,良好的經濟效益帶動更多的農戶加入。“高峰期,全村一半以上的農戶都在培植食用菌”,范忠義介紹,如今,金堂的食用菌產業鏈條已經成熟。
規范化發展轉型家庭農場
關注綠色環保
2012年左右,當地政府鼓勵具備一定規模的食用菌農戶向家庭農場轉型。作為“食用菌大戶”,范忠義響應政府號召,向正規化、規范化發展。
“考慮市場風險等一些因素,每年的收入并不均等”,他表示,在正常年份,他的家庭農場年產姬菇80萬~100萬袋,收入比之前翻了番。他透露,在經營家庭農場之前,年產一般為30萬~40萬袋,年收入一二十萬元。
“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范忠義非常感謝市、縣、鎮三級政府對食用菌產業的支持。“按照我們家庭農場的大棚標準”,政府還出資對全村上百畝土地進行了食用菌標準化大棚改造。
“還有農作物秸稈,如果一把火燒了,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他說,現在大量秸稈作為菌類原輔材料,有專人收集、粉碎加工,轉化為綠色食品,提供市場。
“而菌類下腳料以前都是各自消化,成分沒加工就進入農田”,范忠義介紹,現在有廠家在添加氮、磷、鉀等元素后,作為有機肥料能更好地吸收,對土壤起到更大的改善作用。現在用下腳料做發酵飼料,技術也很成熟了,這是他下一步的考慮方向。
在培植菌類使用的能源方面,范忠義也帶頭進行了煤改氣,使用清潔能源,積極配合環保要求。“只是如此一來,中小戶經濟壓力較大”,他建議,能為這些農戶考慮部分補助,有助于產業發展,以更加綠色環保的方式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