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業政策法規工作主要任務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農業工作會議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推進農業農村體制機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加強農業法治建設,為加快推進我省特色現代農業建設提供政策支撐和法治保障。
一、推進農業農村體制機制改革工作
1.制定農村改革任務方案。按照省深改領導小組確定的農業農村體制機制改革專項工作小組2018年5個方面、25項改革任務,著重推進8項重點突破改革事項,制定改革任務方案,明確各項改革任務的省直牽頭單位、年度目標、具體舉措和進度安排。各市、縣(區)應按照當地改革辦的部署確定年度農村改革任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報省廳。
2.強化改革任務督察落實。建立完善“一季度一督查一匯報”工作制度,每季度末召開專項工作小組聯絡員會議,督察了解各項改革任務進展情況。對難度較大、進度較慢的改革事項,督促有關單位加大工作力度,按序時進度推進各項改革。
3.加強改革典型總結推廣。及時梳理提煉各地創新舉措和改革亮點,推出一批新經驗、新典型。沙縣普惠制金融改革、屏南扶貧綜合開發模式是省委確定的首批改革典型,各地要加大復制推廣力度,擴大改革溢出效應。各設區市每季度末應將推廣情況向省廳報送,并梳理推薦1個新的改革典型案例。
4.加大對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的指導和推動。指導推動沙縣、屏南、永春進一步深化拓展試驗內容,做好拓展方案編制并向國家試驗區申報,總結提煉改革典型案例,開展試驗項目評估總結,強化改革試驗成果轉化。
5.開展農村政策調研工作。各市、縣(區)農業部門應圍繞構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度框架、創新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模式、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鏈、建設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數字農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支持小農戶發展政策體系、健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機制等“三農”重大問題,選擇1-2個專題組織開展調研,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并及時上報調研成果。
二、加強農業立法調研工作
6.推進農業立法調研工作。制定省農業廳2018年立法規劃,加快推進《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調研起草以及《福建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福建省動物防疫管理辦法》《福建省農業機械安全監理規定》修訂調研論證工作,年內將草案報送省政府。推進涉及“放管服”改革、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完善產權制度保護等法規規章的廢止、修改等立法工作。
7.健全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制定省農業廳(省委農辦)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規程,加強政策性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及時、規范地對廳機關規范性文件和黨內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核和報備。完成各類文件清理工作。
三、深化農業系統“放管服”改革
8.完善清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健全各類清單編制工作,建立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和規范運行機制,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責任追究,開展權力運行情況統計匯總工作。
9.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推動全省農業部門所有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均列入“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
10.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改革。做好省級行政審批標準化改革試點工作,對照試點方案,推動建立行政審批事項管理、審查審核、服務場所、網上審批、機制創新以及監督評價的標準化體系,推進行政審批全流程標準化辦理和監管。
11.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進一步健全“兩單”“一細則”,推動廳各責任單位及市、縣(區)農業部門建立健全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庫,及時向社會公布隨機抽查工作方案,按照隨機抽查工作細則開展雙隨機監管,及時將隨機抽查結果上傳到省級信用信息公示平臺。
12.推進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各市、縣(區)應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和應用,建立“紅黑名單”并加強動態管理,將失信被執行人核查工作作為行政審批、財政項目資金安排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農場示范場評定等的前置審查程序,強化對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和黑名單的農業經營主體和農資企業的聯合懲戒。
13.組織開展“放管服”改革督察。以權責清單制度建設、推行隨機抽查監管方式和行政審批辦理等工作為檢查重點,對“放管服”各項改革舉措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察。督察工作在市、縣農業部門和廳各責任單位自查基礎上,省廳按照隨機原則組織抽查,自查情況及抽查結果將在全省農業系統進行通報。
四、積極開展農業普法宣傳
14.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機制。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制定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將普法內容、普法任務、工作目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明確具體舉措及責任人員。堅持全員、全程普法,把普法融入農業行政管理、監督執法和公共服務的各環節、全過程,切實做到誰執法誰普法。各設區市農業部門4月10日前應將本級及轄區內縣級農業部門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匯總后報省廳。
15.落實領導干部職工學法用法制度。健全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制度,每年集體學法不少于2次,每年至少舉辦1期領導干部法治專題培訓班,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和職工入職培訓、晉職培訓、業務培訓等各類培訓的必修內容,農業執法人員每年法律培訓時間不少于40小時。
16.組織開展各類普法主題宣傳活動。充分利用農業立法過程、行政審批辦理過程、行政處罰過程、涉農糾紛調解過程、公共服務過程,向各類農業生產企業、經營主體、農民群眾宣傳、解讀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組織開展通俗易懂、形式多樣的普法主題宣傳活動,制作各類普法宣傳圖片、PPT、動漫、微電影等,充分利用各級農業門戶網站、微信、手機短信等新媒體普法平臺,打造以傳統媒體為基礎、以新媒體為主導的農業法治宣傳教育網絡體系,方便社會公眾理解掌握農業法律法規。
五、加強自身建設
17.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黨建與業務融合、同抓同促。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思路方法、政策建議。扎實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信念”,夯實思想基礎,強化宗旨意識,增強政治定力,凝心聚力為事業發展提供保障。
18.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針對“三農”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政策法規部門的同志都要經常深入基層,與農民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民情民意,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為破解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瓶頸提出意見建議。
19.不斷改進工作作風。牢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堅持求真務實作風,做到謀事要實、干在實處、務求實效。弘揚新風正氣,樹立比學習、比勤奮、比貢獻的良好風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將廉政教育抓在經常,用好正面激勵,注重反面警示,從嚴從實抓好干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