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陽縣堅持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四大支柱扶貧產業之一來抓,強化規劃引領、招商引資等關鍵舉措,食用菌產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一是強化領導,高點規劃,高位推動。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食用菌產業領導小組,先后赴河南、黑龍江、河北等地進行考察學習,結合山陽實際,編制了《山陽縣食用菌產業翻番發展規劃》,著力打造“一心、兩帶、三流域、六園區”整流域推進、大園區發展格局,“一心”即:高壩億袋食用菌工廠化菌包生產中心;“二帶”即:十里至銀花食用菌產業帶,色河至板巖食用菌產業帶;“三流域”即:高壩油匠河流域、十里磨溝河流域、兩嶺洛馬河流域;“六園區”即:十里磨溝里、中村溝口、兩嶺劉家莊、板巖安門口、高壩井崗和街道六個食用菌園區,計劃2018年到2020年,全縣食用菌規模由5000萬袋發展到2億袋。
二是精心組織,積極引進,扎實推進。以“一心、兩帶、三流域、六園區”建設為抓手,精心策劃項目,積極走訪洽談,先后與楊凌天河公司和陜西元豐集團對接,注冊成立了山陽和豐陽光食用菌公司,投資4.05億元建設100個食用菌基地、1個工廠化菌包生產中心;與西峽鴻洋公司洽談,簽訂了總投資1.2億元的合作協議,在兩嶺鎮建設食用菌基地和加工車間;與誠惠生態農業公司對接,在板巖鎮投資2億元建成了集食用菌生產、加工為一體,食用菌、光伏產業相結合的產業園區。
三是改變方式,轉變模式,結實鏈接。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組織+園區+基地+農戶(貧困戶)”以大帶小聯動發展模式,一改過去的家庭分散經營方式。把公司作為龍頭,承擔食用菌產業鏈條中最具風險的上、下游工作,與專業合作組織按協議或合同進行合作,負責產品研發,提供優質菌包,搞好技術服務,解決產品回收加工及銷售代理服務,吸引專業合作組織或能人大戶參與生產;專業合作組織或能人大戶投入少量資金,負責所屬菌包食用菌生產的日常管理及用工;農戶(貧困戶)則負責勞動力供給,在專業合作組織及能人大戶的組織帶領下,負責食用菌產業鏈條中的中游工作——標準化出菇生產管理,進而結實公司與農戶(貧困戶)的利益鏈接。
截止目前,全縣食用菌合作社累計已發展到172家,今年以來已生產食用菌3000萬袋(香菇2000萬袋,黑木耳1000萬袋);高壩街道、中村溝口、板巖安門口三個食用菌園區和油匠河流域三個村500萬袋反季節香菇、中村溝口擴建的200畝食用菌基地、王莊百畝反季節香菇已建成投產;高壩涼水井1億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心、十里磨溝里200畝黑木耳基地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預計到今年秋季可再生產黑木耳2000萬袋,全縣食用菌生產總規模將達到5000萬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