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很有“仙氣”的植物,往往長在深山老林里,可遇而不可求。不過,平順縣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鼓勵未脫貧村積極發展特色農業,開發培育生態農業、體驗農業等新業態,通過產業帶動實現脫貧致富。
8月16日,在平順縣留村杰佳美食用菌基地,四座大棚內的四周都圍上了遮陽網,往里一看靈芝花開正艷,基地負責人張賀杰夫婦和工人們正忙著給靈芝捆扎、嫁接。
張賀杰今年47歲,種植8年蘑菇后,2016年,張賀杰想到了種靈芝。“咱以前種蘑菇是低溫品種,一年只能生長半年,大棚就空閑半年,后來通過上網找資料,了解到泰山靈芝屬于高溫品種,適合咱們北方種,蘑菇、靈芝輪番培植,一年四季地不空、人不閑。”張賀杰說。
引進泰山靈芝半年之間,張賀杰自己先搭了一個大棚,開始試種靈芝。為了種出高品質的靈芝,他反復試驗,在控溫、保濕、嫁接技術及造型設計上嚴格管理,終于培育出了一朵朵肥大的靈芝。
看著滿地長勢良好的靈芝,張賀杰喜滋滋地說:“去年在包頭開的訂貨會上,商家一口氣定了600盆大盆景,今年8月份就要交貨了,咱這一個棚基本就能滿足這個訂單了。”
今年,張賀杰將靈芝種植面積擴大至4個大棚,還帶動村里40戶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種植,提供菌種引進和技術指導,同時還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邊打工邊學技術,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
“基地離自己家很近,我平時在家還能干點農活,這里一年四季也不閑著,又有靈芝又有蘑菇,既能掙錢補貼家用,還不耽誤照看孩子,一舉兩得。”貧困戶黃鶴樂呵呵地和記者拉起了家常。
目前張賀杰的基地以靈芝產品為主導,發展蘑菇、黑木耳等多種食用菌,年產各類食用菌50萬包,初步實現了傳統產業和新興業態的雙輪起跑。張賀杰說:“一個人致富不算富,全鄉富了才算富,下一步我們將帶動全鄉貧困戶都來做食用菌、藥用菌栽培,帶動大家共同致富,早日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