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益勝,莘縣朝城鎮后三里營村人,現年40歲,山東富邦菌業有限公司掌舵人,莘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第十七屆人大常委,開發了可控式空調菇房,并獲得“國家新型技術”發明專利。先后被授予“莘縣十大杰出青年”、“莘縣勞動模范”、“水城先鋒共產黨員”、“聊城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見到宋益勝時,他正接待外地來的客商,之后,引導我們一起參觀菇房,介紹菇房的搭建原理和雙孢菇種植技術、產量、收入等情況,尤其對市場的分析更是精辟獨到,出口成章、邏輯性強,有內涵、有修養,穩重、機智、真誠在他身上一覽無余。
宋益勝能取得成功,主要還是得益于他的堅守與執著,20年前的一次選擇,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1998年,從菏澤農校畢業后的他,被分配到政府機關工作,可他卻滿腔熱血的對蘑菇種植情有獨鐘,不顧家人的反對,就毅然決然的辭掉了“鐵飯碗”,選擇回村子里創業,這一干就是20年。
當然,他的選擇也并非沒有根據,父親原本就是干這一行的,還有一個小蘑菇廠,父親對他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他就是拿父親那三畝大的小蘑菇廠作為家底開始創業的。起初,因為經驗不足,他的蘑菇產量不高,賠了不少錢,遭到家人強烈的反對。但最終,經過宋益勝耐心地與家人進行溝通,還是獲得了家人的支持。
創業對于每個人來說,成功與否都是未知數,宋益勝也同樣沒有完全的把握。但是,他比常人更加懂得鉆研、學習,還多了那么一點點耐心。2002年5月,宋益勝的蘑菇廠效益干的有點起色,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好景不長,緊接著食用菌市場波動,迎來行業低谷,散戶受到不小的打擊。宋益勝的產業也受到了影響,他決定帶著公司員工到中國雙孢菇栽培技術發源地——福建漳州進行考察學習。他這一次學到了二次發酵和層架式栽培兩種新技術,返程后,他毫無保留的向村民們推廣新技術,沒想到,市場再次恢復了活力。2007年,山東富邦菌業有限公司成立,宋益勝任總經理。他決定要引進更前沿的創新技術,發展自己的蘑菇產業,只是這次,他跑得更遠,去了荷蘭。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宋益勝再次發現了“新大陸”,一種通過恒溫設備調整大棚內部環境,可以一直為蘑菇生長提供合適的條件,如此一來,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種植蘑菇了。
學習考察回來之后,他就馬上嘗試研制新型大棚。經過不懈努力,新型大棚的“地源熱泵一體機”就此研制成功。如今,富邦菌業自己研發的新型食用菌大棚——“周年化高效節能出菇棚”已經取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該棚采用全鍍鋅鋼架,投資成本低,使用周期10年以上,使用地源熱泵一體機自動控制菇棚環境,適于多菇種栽培。2017年,在江蘇鹽城第十三屆全國菌需物資博覽會暨食用菌工廠化發展論壇上,宋益勝發表題為《中國雙孢菇產業發展——路在何方?》的演講,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
如今的富邦菌業,在宋益勝的帶領下,已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企業,從菇房建設到種植管理、從菌種繁育到培養料生產,富邦菌業可為中小型蘑菇種植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公司擁有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省級科技成果2項,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項。“周年化高效節能出菇棚”可謂是富邦菌業的立足之本,不少同行想前來考察“取經”。
宋益勝除了是一位企業家,還是縣人大常委,責任與使命抗在肩頭,讓他更是心系父老鄉親。近年來,在宋益勝的帶領下,公司下決心助力地方脫貧攻堅,結合自身的條件優勢,把周圍熊馬莊、西磚莊、謝樓等六個貧困村的200多貧困人口,作為科技扶貧重點,在各類服務優先的前提下,公司以《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平臺項目》為抓手,從產業幫扶、人員培訓、技術服務、人員聘用等四個方面開展精準扶貧,切實讓老百姓能徹底脫貧。
目前,富邦菌業已出資150多萬元建設食用菌種植棚10多座,對貧困戶進行食用菌種植、管理技術培訓440多人次,安排就業崗位100多個。有的貧困戶,在得到公司扶持建成1000平方米高標準菇棚后,一季下來,菇棚采菇就高達21噸,銷售收入近80萬元,凈利潤達20多萬元,一舉脫貧致富。
現如今,宋益勝領導的富邦菌業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但他并不滿足于現狀,他希望把產業鏈做的更加完善,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正在籌備富邦蘑菇大市場、繼續擴建富邦發酵料場,這些都為宋益勝繼續引領行業發展、帶領農民致富打下了更好的基礎。
在宋益勝看來,還有一件事同樣重要:搞好商超直供,塑造富邦菌業自己的雙孢菇品牌;做好“互聯網+”,讓新技術為富邦菌業發展添磚加瓦;在全國范圍內復制“富邦模式”,將富邦菌業打造成為全國大型“連鎖”專業雙孢菇種植服務供應商。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宋益勝從一個有抱負的青年,經過20年的坎坷創業之路,成長為一名行業領導者,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但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生命的價值,為地方產業振興、脫貧致富樹立了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