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舒城縣湯池鎮常院村知恩農民合作社,伴隨著機器發出“隆隆”的聲響,工人們正在制作菌菇棒。粉碎秸稈的、接種菌苗的、運棒進大棚的……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老公前年發生交通事故,不能出門打工,現在我們夫婦倆都在香菇大棚里打理菌菇棒、采摘蘑菇,兩人一個月也能掙5000多元。”貧困戶常光芝邊說邊打理著菌菇棒。50多歲的低保戶葉有柱笑呵呵地說:“小小蘑菇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吃穿不愁,生活有奔頭。”
據了解,舒城縣湯池鎮常院村位于舒城西南山區,是典型的山區村,也是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近年來,安徽舒城縣為了提高人民的經濟收入水平,開始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每到夏收季節,廢棄的玉米芯和秸稈到處都是,但是沒有利用起來,為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今年以來,常院村投入近40萬元,新建占地10畝的高標準食用菌大棚九個,公開向社會招租。
楊晴去年退伍回鄉,萌發了自主創業夢想,得知村里的大棚正在招租,以每年3萬元的租金與村委會簽訂了租借合同,成立了“知恩農民合作社”。合作社由村民自愿入股,貧困戶在合作社打工可入干股,按投入比例分享紅利。
楊晴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學技術、買設備、買原料,投入近30萬元,配備滅菌灶、粉碎機、制棒機等機械設備,建起了蘑菇生產基地,吸納了村里10戶貧困戶就業。
如今,蘑菇種植產業不僅僅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還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合作社社長楊晴介紹,下一步,將與縣農科所合作,種植附加值較高的香菇,進一步增加貧困戶收入,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