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今年秋季進行的第一批食用菌‘金耳’的試生產,即將迎來豐收。”日前,在古田縣民富中心的雙耳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克亮高興地告訴筆者。
據了解,金耳,又稱黃木耳、金黃銀耳、腦耳,其形似腦狀,顏色呈金黃色,聞起來有特殊的香氣,富含膠質,口感比銀耳更軟一些,常見于高山櫟林帶、生于高山櫟或高山剌櫟等樹干上。金耳的栽培對自然環境的要求很嚴格,選擇在樹兜村種植,主要是該基地位于秀麗的紅亭山脈,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山峰時?;\罩在雨霧飄渺中,晝夜溫差大,這樣的環境最適宜金耳生長。
2001年,楊克亮父親楊武彪在云南楚雄干貨市場考察時第一次見到了金耳,覺得十分稀奇。就萌生了研發金耳人工種植的想法,隨后幾年,金耳就和楊武彪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投入大量資金,經過幾番研發,終于成功培養出金耳的菌種。2007年,他決意帶著金耳菌種回到古田進行試種。“第一次試種了3萬袋金耳菌棒,出菇率還可以,但由于種植技術不夠成熟,種出來朵形不夠開,顏色和野生的金耳也有很大的區別,也因此未得到市場的認可”。楊克亮告訴筆者,“當時遇到的最大難題是金耳顏色轉換問題,一開始種植顏色表面不夠黃,金耳也不夠開,要在不同的環境下,比如光照、濕度、溫度等等,例如光照充足,金耳才能從白色轉成金色”。
試種工作雖然繁重,但堅信能夠成功的信念一直都在,2007年至2017年期間,楊克亮不停嘗試多個配方,在不同的生產環境和種植方法后,顏色和朵型方面的問題終于解決了,金耳的品質也得到市場的認可。但由于當時在樹兜村剛剛成立的古田縣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基地還在建設中,沒有廠房,楊克亮就到甘肅基地試種植了三批金耳,總計30多萬袋菌棒大獲成功,這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和決心,今年9月,楊克亮回到古田,在卓洋鄉樹兜村的10畝金 耳種植基地進行第一批金耳的試種植。“我們這批高優金耳菌種,出耳率很高,根據目前的走菌情況來看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楊克亮信心滿滿地告訴筆者。楊克亮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栽培金耳效益比白木耳翻好幾倍,金耳種植60天即可采摘,而市面上金耳的價格也要比白木耳高好幾倍,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富民產業。
在甘肅種植成功后,金耳的銷路已全面打開,下一步,楊克亮將邀請專業的包裝設計公司,為金耳換上“新衣”,同時入駐古田縣民富商城,拓展線上銷售。“金耳營養豐富,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我們將依托新成立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發動家鄉群眾一起種植,發家致富。”楊克亮高興的告訴筆者。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