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本不是盧旺達當地的傳統農作物,但近年來卻成為了當地百姓的流行食品,它的身份也從長在林子里的“野蘑菇”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蘑菇”,而這一切都要從中國援建的盧旺達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起。
夜色已濃,趕了一路的陳曉斌終于在約定時間把蘑菇種植所需的菌袋送到了農戶手上。附近村莊的農民都知道布塔雷市魯伯納區有一個中國援建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那里的中國專家能教大家種田,特別是種蘑菇,陳曉斌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陳曉斌所在的福建農林大學承接了商務部“援盧旺達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希望幫助盧旺達發展農業。他和同事們做了大量調研,發現盧旺達的氣候很適合蘑菇種植。但奇怪的是盧旺達農村地區的大部分人都拒絕種植和食用蘑菇。
盧旺達的農業人口超過70%,牛羊對于農戶來說像金子一樣寶貴。怎樣打消村民的顧慮呢?2011年農業示范中心完成內部驗收后,就開始提供水稻、旱稻、菌草等五類技術培訓。在菌草培訓班上,中國專家們決定用現場演示的方法來進行蘑菇相關知識的科普,“后來我們來了以后辦培訓班,每次辦培訓班,烹飪好幾種菇,讓他們去吃,漸漸地他們覺得很好吃,慢慢就推廣開了。”
吃蘑菇的人逐漸多了,也就形成了市場,再加上盧旺達政府出于提升營養水平和發展農業的考慮,鼓勵食用和種植蘑菇。幾年時間,蘑菇就成為了盧旺達的流行食品,更多人渴望掌握種植技術。截至目前,菌草技術培訓班共舉辦了45期,培訓學員達1679人,學員里既有農業技術員也有在校學生,更多的是當地農戶。陳曉斌說,示范中心教授的菌草技術、袋料栽培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易操作的優勢,對于急需擺脫貧困的盧旺達人民來說就像一劑良藥:“種下去以后十天就可以收一茬,就可以回成本,再過十五天我又收第二茬,就產生利潤了,不斷循環,利潤也就越來越多,生長周期短,效益比較快。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第一次種植基本上就都可以成功。”
當地農民只需花費300盧郎(合人民幣2.3元)就可以購得一個菌袋,種在土里即可。而一個菌袋所產出蘑菇的純利潤就達200到300盧郎。據陳曉斌介紹,一平方米土壤能種80到100個菌袋,每年能種三批,算下來種一平方米蘑菇一年就可獲利八、九百元人民幣,對于普通農戶來說,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有一些農戶甚至學會了制作菌袋。曾經在農業示范中心工作過的阿赫馬納現在經營著一家蘑菇種植公司,從對蘑菇的一無所知到現在變成了半個行家:“在中國專家到來之前,蘑菇對我們來說就是長在森林里的一種植物,更別說蘑菇種植技術了,直到跟隨中國專家工作之后,我才了解了相關知識,我覺得這個行業能帶來利潤,就開始著手創建自己的公司,而我所用的技術都是從中國專家那里學來的。現在大家都很喜愛菌草技術,因為它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蘑菇種植,盧旺達的蘑菇產業也開始形成規模,同樣曾經參加過中國技術培訓的萊奧尼達斯現在是盧旺達“菇業協會”的主席,他認為在中國技術的帶動下,盧旺達現在的菇業發展勢頭很好:“我們協會現在有10家菇業注冊公司,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有1.2萬人從事蘑菇產業相關工作,有200個青年人進行相關產業的自主創業。我要說,真的很感謝中盧兩國的農業合作。”
現在盧旺達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已是名聲遠揚,影響力已經擴大到了剛果(金)、烏干達和布隆迪等多個東非國家,烏干達的蘑菇商每月都會從示范中心訂購菌袋。談到未來,陳曉斌很期待盧旺達能夠實現蘑菇的產業化發展,走向整個東非市場:“它前景還是非常好的,我想如果這個產業發展得好,也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出口創匯項目,然后慢慢地發展成為一個工廠化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