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周宏霞,是民和縣隆治鄉白武家村人,為了撐起家,高中畢業后,她放棄求學之夢,勤修種菇技術,走出了一條種菇創業的致富之路。她就是靠種植蘑菇發家致富的。
2004年,周宏霞在郭新志的精心指導下,經過一年多勤學苦練學習種菇技術,她熟練地掌握了蘑菇種植技術要點和實際操作技能。2005年9月,因海北州農科所的聘請,她還代表郭新志到海北州農科所做起了雙孢菇、銀耳等菌類蔬菜種植推廣的輔導員。
2006年她從海北州農科所回到民和后,很想自主創業,但因資金缺乏,沒有實現創業之夢。但她并沒有就此灰心,而是找到她的種菇師傅郭新志,提出了合伙種植蘑菇的想法,而郭新志也正缺少周宏霞這樣能吃苦、懂技術的能手,于是兩人達成協議,由郭新志投資資金,周宏霞負責種植經營,所得利潤按比例分紅。
就這樣他們合伙經營了三年,周宏霞每年也賺得3萬多元的收入。于是,她拿出四五萬元為父母蓋起了七間磚木結構的新房子,家里的經濟條件也日益好起來。和人合伙經營菇棚,盡管沒有投資壓力,但是收入也很有限,于是她決定走自主投資種菇之路。種蘑菇需要溫棚、種菇原料、菌袋消毒鍋爐等基本設施,這些投資算起來至少也得近10萬元,可她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錢來。
后來從村干部的交談中了解到民和縣委的趙雄書記十分重視群眾自主創業致富。于是她寫了一份申請報告,并親自送到縣委書記的辦公室,向趙書記訴說了自己規模種植蘑菇的想法和資金緊缺、沒有溫室等苦衷,并懇求趙書記給予扶持。
趙書記安排縣農業局在民和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協調解決一棟日光節能溫室和一個拱棚,并解決1萬元扶持資金支持周宏霞創業。
為了擴大種植規模,她又在馬場垣鄉團結村設施農業示范基地以每棚4000元的費用租賃了7棟高標準日光溫室,考慮到勞力問題,她把5棟溫室轉租給別人種蘑菇,而那些租棚種菇的農戶把她聘請為技術指導,承諾每年提成1萬多元的技術服務費,5棟溫室一年下來最少也有5萬元的收入。
周宏霞的這個種植規模,一年下來除去菌棒成本費用,可以增收20萬元以上。而這樣種植效益,對一個農村家庭而言,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對一個剛剛踏上自主創業之路的農村姑娘來說,她已經走出了一條靠技術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