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香菇大棚錯落有致,整齊劃一的架子上層層疊疊地躺著一個個長約半米的“胖娃娃”,大棚一角的食用菌生產車間內,幾十名工人正忙著把堆成小山狀的菌料打包裝袋......桐柏縣朱莊鎮香菇產業蓬勃發展的勢頭令人振奮。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實現群眾精準脫貧,朱莊鎮立足香菇種植的先天優勢,以香菇種植為抓手,在小小的香菇上做足大文章,采取大戶帶小戶,基地帶群眾等模式,實現鎮域群眾增收致富,如期脫貧。”朱莊鎮黨委書記岳道有說。
朱莊鎮位于桐柏縣東北部,群山環抱,山清水秀,生態優勢明顯,香菇種植歷史悠久。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朱莊鎮把香菇作為產業扶貧的頭號工程,依托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群眾種植香菇,積極探索帶貧模式,根據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在全鎮布局了朱莊村香菇生產基地、易地搬遷點香菇種植基地、粉坊村香菇觀光園等五個不同功能的香菇產業扶貧基地。
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因戶施策,實施“菜單式扶貧”。
一是分散種植。幫助有勞動能力、有技術、有種植場地的貧困戶,利用到戶增收項目,香菇基地為每戶發放傳好菌、保證出菇質量的香菇袋1至2千袋,由貧困戶拉回家自己種植,當年就可實現凈收入1萬元以上。
二是托管種植。對待那些缺勞動力、年齡偏大的貧困戶,采取在基地進行托管種植的方式,基地為每戶貧困戶托管種植香菇1250袋,簽訂合同4:6分成,貧困戶占6成,基地每年給貧困戶保底分紅。
三是租賃種植。這種種植方式主要針對的是易地搬遷集中安置的貧困戶,這些貧困戶搬入街區后沒有種植場地,沒有穩定的產業和經濟來源,該鎮通過到戶增收項目為每戶生產香菇袋2000袋,并把基地一部分標準化香菇大棚租賃給這些貧困戶種植使用,貧困戶自己管理,基地免費提供技術支持,貧困戶只用每袋香菇每年付給基地1元的水、電、場地費用,剩余的收入全部歸自己所有,每戶收益在1.5萬元以上,這樣可使易地搬遷貧困戶真正的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產業、有就業的目的。
目前,全鎮從事香菇銷售的商戶60余戶,除五個香菇種植基地外,還建成了一個年生產100萬斤優質菌種的菌種廠和一個年出口創匯1500萬元的香菇加工廠,讓朱莊的香菇產業在生產、加工、銷售上形成一條龍產業化的鏈條。
朱莊鎮通過扶貧帶貧模式極大地輻射帶動了全鎮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種植基地通過代加工、代蒸袋、代傳菌等香菇生產技術,為廣大菇農提供了高效、節能的香菇種植服務,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近兩年來已累計為群眾代加工香菇100余萬袋,為群眾節約成本50余萬元。粉坊村脫貧戶路太江,2018年通過基地帶動發展香菇1.4萬袋,年底凈收入3萬余元,當年底一舉甩掉了“窮帽子”。
正在家門口拾掇場地的路太江說,基地建在家門口,技術、銷路不用愁,他最近把院門口的場地收拾出來后,計劃再從基地運回1.6萬袋香菇菌棒擴大規模種植。為群眾提供近200個就業崗位,吸納鎮內群眾到香菇基地和加工廠務工,為群眾提供就業機會,拓寬了增收渠道。
常年在香菇扶貧基地務工的朱莊村群眾朱朝軍樂呵呵地說,她通過在家門口務工每年能為家里掙得2萬多元的收入,還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比過去在外打工強多了。(桐柏縣委宣傳部 杜福建 楊王紅 胡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