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以蘑菇種植為產業帶動扶貧的經歷,張艷軍如數家珍:“現在我們食用菌生產基地擁有標準化種植菇棚520座,年產量1100萬斤,年產值1.8億元,是集菌種培育、食用菌種植、產品加工、儲藏保鮮、有機肥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我們依托產業優勢,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935戶,1793人實現了脫貧。”
前來收購蘑菇的程大莊村村民程老四說起種蘑菇帶來變化滿臉自豪:“過去俺莊窮得很,給兒子說不起媳婦,說話沒底氣?,F在不一樣了,家有小洋樓、小汽車,家具樣樣齊全,說媒的擠破門,相親的排長隊。”
車站鎮秦集村的貧困戶秦海軍是出了名的貧困戶,為了早日摘掉窮帽子,去年,他在種植基地也種了兩個蘑菇棚,張艷軍給他安排技術員,不僅提供種植蘑菇的原材料,還提供資料和技術。一年下來,秦海軍拿到分紅近3萬元,實現了脫貧摘帽。在車站鎮乃至周邊的虞城、碭山的貧困村,像侯留進、程老四、秦海軍這樣的菇農數不勝數。
如今,這個現代化的食用菌種植基地,520座食用菌種植工棚,26萬平方米的種植面積,3000余戶1.5萬人從事的蘑菇種植行業,年產值1.8億元。食用菌種植成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條捷徑。張艷軍富了,沈莊村富了,周邊的群眾富了,張艷軍的“小蘑菇”成了助力脫貧攻堅的“大產業”。
說到下一步的規劃,張艷軍躊躇滿志:“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深受鼓舞,在今后五年里,我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將由規?;呦蚬S化,到‘十三五’末,在現有560畝的基礎上翻一番,打造千畝食用菌生產基地,吸引更多的群眾來種蘑菇,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以食用菌產業為依托,助力脫貧攻堅,張艷軍的‘小蘑菇’為夏邑的脫貧攻堅做了‘大文章’。”縣委書記梁萬濤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