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小兵研究員都在與食用菌——“蘑菇”打交道。為探尋食用菌的野生資源、“蘑菇”的栽培和開發技術,他的足跡遍布粵北山區、青藏高原和海上孤島。
初心:與菇相伴源自兒時興趣
楊小兵從小對大自然和生物抱有濃厚興趣。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的他,兒時常去父母單位的圖書館,喜歡翻看《中草藥手冊》以辨認路邊的草木。在進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后,他便開始與俗稱“蘑菇”的食用菌打上了交道。
對食用菌野生資源進行調查是工作常態,楊小兵很享受把自己投入大自然懷抱的過程。
食用菌營養均衡,蛋白質含量高,富集微量元素,經濟價值超出一般農作物,并且可實現室內的立體式栽培,對土地的利用率極高。種植食用菌,是中國農民走向富裕的一條好路子。
因此,山區、高原這些自然條件惡劣,一般農作物生產效益低的地方,便成了楊小兵科技工作的主戰場,他進藏十余次,并且在二十年前就加入了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
1996年開始,楊小兵參加了廣東省科技援藏項目,對接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2000年后,他又帶隊對口指導林芝地區食用菌生產。西藏是我國野生食用菌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開發潛力巨大。
楊小兵親身經歷了西藏第一個食用菌栽培基地、第一個食用菌研發實驗室、第一批西藏野生食用菌品種的馴化栽培,如今西藏原產的白肉靈芝已經在很多藏族農戶大棚里種植,每斤賣到500元以上,親手建立的實驗室已經成為國家級試驗平臺。
智造:巧解海島鮮菇供應難題
種菇從來不是一件難事,難在保持穩產高產。傳統食用菌栽培模式十分落后,產量質量很不穩定。
西方的工廠化的栽培模式耗費巨大,一間中型菇廠投資便過億元,每天的電費就超過10萬元。“西方的模式很難在山區推廣,農民無法負擔”,楊小兵于是埋頭改造食用菌的栽培模式。
他早在上世紀末就嘗試設立了先由企業工廠化集中生產培養基,再由農戶標準化大棚分散管理出菇的“公司+農戶”分段栽培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農民只需要統一建造大棚,將公司生產的菌包帶回大棚進行培養出菇即可。為節省成本,楊小兵設計的標準化大棚充分利用山區水體冬暖夏涼的優勢,可以節省三成的能耗。
本世紀初以來,楊小兵率領的食用菌團隊多次深入梅州豐順多個鄉鎮,建立了15個食用菌生產基地,舉辦培訓班200余期,累計帶動5000多農戶參與食用菌生產,戶均增收4500元,讓廣大菇農享受到科技成果。
長期投身于食用菌的世界,楊小兵對蘑菇的品性和生產環境了解頗深。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他也能找到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2017年11月,楊小兵帶隊運送多種食用菌成熟菌包和自研的方艙設備,在某海島展開食用菌栽培試驗并一舉取得成功。他回憶說,該海上島礁高溫、高濕、高堿、缺淡水、缺土、強風、強日照,想要種植新鮮蔬菜或其他作物十分困難。他們用標準集裝箱研究特制了可以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光照和換氣等內環境要素的食用菌栽培方艙,并加入了光伏發電和海水源熱泵節能空調模塊,采用了申請專利的運輸出菇兼用菇架。
楊小兵沿用了食用菌培養的分段栽培模式,岸上菇廠生產的培養基每三個月運輸上島,即可保障持續性的鮮菇生產供應,廢菌渣還是改良島礁沙石地,種植防風林的好肥料。
未來:深耕食用菌藥用資源開發
在20多年的食用菌研究生涯中,楊小兵一直保持著不變的熱情。
“微生物充滿了未知的奧秘和無可限量的開發潛力,僅僅是微生物中的大型真菌類,目前已經發現了超過十萬個物種,經初步研究可食用或藥用的幾千個品種里,商業開發的只有香菇、平菇、木耳、靈芝等二三十種。”楊小兵說,僅微生物中的食用菌或大型真菌類,就是個亟待發掘的大寶庫。
他介紹,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發展中心已經在廣州科學城建造了現代化的“食用菌優良新品種繁育高技術產業化中試基地”,成批量開展野生食用菌的人工馴化栽培試驗,目前已積累鱗傘、奧德蘑、假芝等30多個栽培成功的野生品種,正在開展精準化栽培研究,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的新的“蘑菇”品種出現在市場。
同時,研究所食用菌研發中心的10多個博士課題組正在分頭進行食用菌抗腫瘤、抗病毒、降血壓、降血脂、免疫調節等功能的品種篩查、成分提取、功效分析和機理研究,已獲得一批功能單體化合物,并在機理研究上取得多點位突破,部分產品已通過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推出市場。
楊小兵希望我們國家未來能在微生物領域研發出領先世界的原研藥。“微生物尤其是大型真菌領域的藥物研發,我們和國外正在同一起跑線,按照‘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動議,我們現在發力,會有超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