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對張莉代表提出的關于對綠色優質農產品可持續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國家相關部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堅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擺在突出位置,全面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對標“四個最嚴”,落實監管職責,強化全程監管,不斷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能力。截至目前,我部認證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超過4萬個。
一、關于嚴格認證,強化監管
(一)提高門檻,規范認證,嚴把審核關口。綠色食品方面,我部不斷健全審查制度和通報反饋機制,強化培訓與交流,切實提高審查質量和效率;實施“部-省-地”三級審查,落實分段審查責任。有機農產品方面,我部狠抓認證審核關,修訂質量體系文件,優化認證計劃管理,有效防范認證風險,改善認證檢測制度,進一步提高認證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農產品地理標志方面,不斷加強對審查人員的指導和培訓,嚴格審查申報材料,切實發揮專家在評審把關、指導培訓等方面的作用,確保地標產品登記審查規范開展。
(二)落實制度,嚴格監管,確保獲證產品質量。綠色食品方面,嚴格證后監管措施,及時處理不合格產品。2018年,我部加大綠色食品抽檢,抽檢合格率達到99.34%,查處124個不規范用標產品和13個假冒產品,對320家合作社的327個產品進行了風險預警監測。有機農產品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先后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認證監管工作的通知》(國市監認證〔2019〕102號)等系列文件,將有機產品認證監管作為監管重點領域。截至2018年底,撤銷1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資質,暫停193張認證證書、撤銷28張認證證書、注銷101張認證證書,共涉及300余家企業。我部還定期開展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跟蹤檢查,有效防范了質量安全風險。
(三)完善標準,細化規程,強化技術支撐。截至2018年,我部現行有效綠色食品標準達140項,其中準則類標準14項,產品標準126項,為綠色食品認證、監管等工作提供了有效技術保障。近兩年,我部還組織專家制定了104項區域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解決了綠色生產技術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下一步,我部將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嚴格認證把關,進一步加強監管的規范性、有效性和權威性,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堅持嚴字當頭,嚴格技術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建立健全質量審核、現場檢查、檢驗檢測、標識管理、風險預警等認證管理制度和質量保障體系,切實維護品牌公信力。二是注重標準創新,密切跟蹤國際上發達國家和地區農產品質量標準的發展趨勢和動向,緊緊圍繞市場消費需求變化特點,及時調整、完善綠色優質農產品技術標準。三是加強綠色優質生產技術的研發,加快創新一批基礎性、關鍵性的生產加工技術。四是加強標準、生產技術、管理模式等培訓、宣傳、推廣和應用,大規模開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進企入戶行動,推進標準和技術落地生根。
二、關于示范引領,智慧管理
(一)分類管理,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我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各級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先后建設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4540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6000多個,涉及全國2000多個縣(區、市),覆蓋糧食、畜禽、水產、蔬菜、水果等大宗農產品和各地優勢特色農產品,促進了綠色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提高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二)分品施策,強化質量追溯管理。我部積極推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追溯管理。2018年,啟動了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獲證數據對接共享工作,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生產經營主體納入國家追溯平臺,作為新申報和產品續展的前置條件,對獲證產品全面實施追溯管理。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加強對行業的指導,強化規范管理,督促行業自律,落實監管職責,強化質量追溯管理,逐步實現獲證產品源頭可追溯,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繼續推進國家農業標準化和質量認證示范區建設工作,促進綠色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完善聯動監管機制,發揮認證認可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三、關于政策支持,開拓市場
(一)發揮示范作用,有序推進基地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建成680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總面積1.65億畝;建成30個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總面積2729萬畝;建成10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年產值19.37億元,接待游客179萬人次;創建37個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
(二)精心組織,加強宣傳,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一是全力組織品牌宣傳工作。圍繞“綠色生產綠色消費 綠色發展”主題,以綠色食品進社區、進超市、進學校、媒體記者進企業、進基地為主要形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春風萬里,綠食有你—綠色食品宣傳月”等256場活動。組織拍攝的大型系列紀錄片《源味中國》第一季,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大大提升了地理標志農產品認知度。二是發揮展會平臺作用,強化產銷對接。通過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等農業展會,加強了宣傳營銷,提升了我國優質農產品品牌價值。積極組織企業赴德國、日本和新加坡參加境外展會,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企業搭建了貿易平臺。依托電商平臺舉辦產銷對接活動,拓寬市場銷售渠道。
下一步,我部將加強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根據《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加快制度頂層設計,積極爭取構建以綠色優質為導向的農產品認證補貼政策,加大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的投入力度,提高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二是繼續積極培育和規范市場。大力開展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公益宣傳,講好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故事,創響一批“鄉字號”、“土字號”特色農產品品牌。探索建立綠色優質品牌、農產品專業營銷體系,推動傳統營銷模式和新型模式相互配合,促進優質優價市場機制形成。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展雙邊或多邊互認合作,不斷提高我國綠色優質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四、關于部門合力,無縫監管
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繼續深入開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治理,督促批發市場開辦者和入場銷售者嚴格履行各項法律責任義務,并在此基礎上培育一批先試先行、規范引領的典型市場。針對注水注藥肉,瘦肉精肉、走私凍肉等突出問題,我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公安、海關等部門共同開展違法屠宰行為排查整治、打擊私屠濫宰、重點地區進口凍品整治等專項行動,督促畜產品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記錄制度。
下一步,我部將配合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督促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保障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繼續把工業化生產的農產品列為重點,聚焦案件查辦,嚴查制售假冒偽劣農產品的違法行為,嚴查違規認證、使用有關標志的違法行為,促進綠色優質農產品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