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高文興是一位農民。十多年扎根食用菌產業,從家庭式小菇棚生產起步,后成立年產值超千萬元的食用菌產業組織;領頭組建的武義縣興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為菇農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成為當地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羊”。
還有人說,高文興是一名專家。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王宅鎮松嶺頭村成立興森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集食用菌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截至目前菌類產值達到1000萬元,使菌類養殖產業得到質的飛躍。
高文興,1967年生,曾獲武義縣享受政府津貼優秀人才、金華市勞動模范、省十佳訂單農業經紀人、省百名突出貢獻農村經紀人和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現擔任省秀珍菇行業協會副會長。
“種食用菌的手藝是繼承了我的父親。”高文興說,他的父親高賢榮就是一位雙孢蘑菇種植“達人”。早在70年代末,高賢榮憑借自學養殖技術,帶領村里的三個生產隊種植雙孢蘑菇,產量在當時算是可觀,生產的食用菌主要出口日本。
在食用菌產業,高文興則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為了種植出更高質量的香菇,1987年高文興自費到浙江農業大學學習專業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學成回來,便馬不停蹄地在自家田里做起了小面積的香菇栽培試驗。他潛心研究袋料栽培技術,在發菌的幾十個日日夜夜,幾乎都呆在菇棚里,細心觀察菇苗的生長狀況,生怕有一絲疏忽。功夫不負有心人。袋料栽培技術取得成功,香菇種養量達到800袋。
增產還要增收,外地市場成了高文興發家的重要一環。“那時候香菇差價真的很大,我們武義賣1塊2一斤,到杭州可以賣5塊多,還很有人買,可把我樂壞了。”高文興回憶,“當時也完全不知道外地市場是如何交易的,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繞了很多彎子才完成第一樁交易。”幾年來,通過高文興的不斷努力,武義食用菌遍布浙江、北京、江蘇和湖北等大中城市的農副產品市場,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銷售渠道。
在發展食用菌的過程中,高文興公司里生產的食用菌先后通過了有機和綠色農產品認證,逐漸形成了省內外的知名品牌——武州綠谷。
他公司產品的定位也與“武州綠谷”一起越走越精,越走越專。“公司自2010年引進秀珍菇,細心培育、專一發展,現已在秀珍菇領域成為全國領先地位。”高文興說,秀珍菇的管理以前需要大量勞動力,現在全部采用自動化設備后,用工從原來的24人減少到6人,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成本。
創新驅動著興森公司發展。如今“武州綠谷”更是搭上“武陽春雨”的推廣快車,高文興的食用菌銷路越走越寬。作為首批農合聯會員之一,高文興還不忘致富無門的農民,始終牢記助農增收的宗旨,在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之路上繼續邁步向前。接下來,他準備結合電商、微商發展新型現代直觀農業,讓消費者能更加直觀地了解產品從生產到采摘再到物流配送的全部環節,保證百姓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