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春種管護的關鍵時期,貴州省劍河縣柳川鎮柳堡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十分熱鬧,來自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王珂佳博士正在對村民們進行技術指導。
“王博士,這包菌棒為什么長不出菇。”村民歐勝真拿著一包菌棒追問。
“那是因為這個菇孔莊打得不好,找根竹簽,多插些孔,再把菌種拍散,勤噴水保濕,菇就能長出來。”村民們圍著王珂佳,王珂佳耐心的對村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平日里,王珂佳及其團隊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溫濕度不當、出菇率低及雜菌污染等問題對村民進行現場指導培訓。在出菇、采摘等關鍵時期,他們還會定期下沉到村里來進行指導,及時為村民們答疑解惑。通過“線上線下”交流指導,切實提高食用菌種植質量和產量,增強村民產業發展信心。
“以前沒掌握好科學技術,種植效果不太好,王博士他們教得比較系統,比較科學,讓我們認識到,只有科學種植和管護,產業發展的收益才高,我們農村最需要這些知識和人才。”今年70多歲的楊永富表示自己種了大半輩子的莊稼,都是憑著經驗,埋頭苦干,如今跟著博士學技術,心里更有底氣了。
產業興則致富快、產業旺則脫貧實。這堂“科技課”,讓村民們收獲頗豐,進一步增強了他們依靠科技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信心。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項“短平快”的產業發展項目,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一萬棒菌棒除去本錢后,一季預計能賺3.9萬元左右,我們一年可以種植三到四季,那收入就很可觀了。”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派駐柳堡村駐村干部蒲朝新信心滿滿的給村民算著收入賬。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自2017年定點幫扶柳堡村以來,充分發揮科技與教育優勢,依托高校科研技術優勢并整合校內涉農專業力量,積極搭建食用菌產學研基地,目前已種植香菇1.2萬棒。從產業選擇到基地建設,再到實驗室預栽培,大棚種植管理等各個環節,以該院食品生物技術專業的3位博士老師為代表的科研團隊,一直在進行全產業鏈的跟蹤服務。
“這段時間,我們學院先后派了三位博士到村里來對食用菌生產進行指導,因為我們的博士團隊更多的是把科研做到田間。”王珂佳說,作為高職院校,要把科研和生產結合起來,俯下身子進入大棚,進入農戶中,了解村民的真實需求,把科研論文寫在農村大地上。
在貴州省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關鍵時期,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發揮學院人才與科技優勢,以項目為支撐帶動產業扶貧。通過這一平臺,不僅帶動了當地村民入股參與產業發展,還能就近務工,學習技術,讓農產品通過高校搭建的電商平臺或校農合作,進行銷售,助力農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楊家孟 吳昌連 劉夢 來源:劍河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