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量級行業會議上,時常能見到他講學的身影,贏得臺下陣陣掌聲;代表國內學術團體出訪,他不辱使命,樹立起中國農業學術界的良好形象;做起菌物試驗,他更是一絲不茍。在學生眼中,他不僅是親切的師長、摯友,更是指路的明燈。
這位受人尊敬的長者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吉林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他是我國食用菌界的一座高峰。幾十年來他默默耕耘,攻克道道難關,在菌物基礎學和菌物工程學研究中成就輝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他教書育人,培養大批人才;他深入農村進行科技扶貧,讓小蘑菇撐起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他雖年過古稀,但卻精神矍鑠,始終活躍于教學、科研、扶貧的第一線,每年的工作都碩果累累,充滿成效。采訪中,他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對學科的摯愛和對科技扶貧信念的堅守,講起鐘愛熱愛的事業,他的眼睛里都充滿著執著和自信。
因為熱愛 所以堅守
年輕時,李玉考取了我國黏菌學研究的始祖——吉林農大周宗璜教授的碩士研究生,步入了黏菌這個神秘的研究領域。當得知世界已發現的近千種黏菌中,竟沒有一個是由中國人命名的時,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強烈震撼。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心無旁騖地鉆研于黏菌科研。幾十年寒來暑往,無論是在深山密林中采集標本,還是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無論是給學生傳道授業,還是在人大會堂聽政議政,他始終沒有間斷自己的科研事業。
多年的不懈努力,讓他在國內率先建成了較完整的菌物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在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構建起了全新的菌物系統分類體系。將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相結合,創建了“菌類作物”學科,創辦了《菌物研究》學術期刊。作為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長,他將菌物學科與國際接軌,建成了3個食用菌類國際合作平臺,與國外知名菌物學家及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引領我國食用菌領域處于世界發展前沿。
攻堅克難 選育新品種
“老祖宗告訴我們菌類是一個天然的糧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類群,食用菌種植的特點在于雖技術含量高,但農民易于跟進,勞動能力差的老年人也能簡單操作。菌類生長的過程中能消耗大量秸稈,實現我國農作廢棄物的資源化,對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李玉侃侃而談。
為采集優良菌種,他不辭辛勞,深入全國所有省區開展菌物資源調查,獲1.2萬份標本與菌株。他的基礎研究不僅保護了種質資源,挽救了一批瀕危物種,更為進一步評價、利用、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對適合北方生長的黑木耳、榆黃蘑、元蘑、香菇進行系統研發,創建了從種質資源評價到形成產業化的食用菌工程技術體系。先后篩選并培育出45個成活率高、易培育的食用菌新品種,集成創新了6個北方主要食用菌標準技術體系,為食用菌產業化發展鋪平道路。
小蘑菇變致富大產業
李玉提出食用菌不僅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新方向選擇,還是政府精準產業扶貧的新選擇,更是推進大健康產業的新引擎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機遇。他主張從推進食用菌深加工、建立營銷集散地、全過程標準化建設、品種改良與換代、加快生產機械化進程、注重質量塑造品牌等六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通過對吉林省農業產業進行精準把脈,提出“東木西草”“南菇北移”和“建設百公里食藥用菌長廊”的建議,被省政府采納并付諸實施。在吉林東部諸多縣市建立起香菇生產基地,讓高寒山區發展食用菌有了新途徑;在汪清建立黑木耳生產基地,舉辦了“中國首屆黑木耳節”;在蛟河建立黑木耳及靈芝生產基地,使之成為響當當的“中國黑木耳之鄉”。
為解決貧困戶脫貧難的問題,李玉團隊大力推廣“五位一體”食用菌技術示范模式,面對面、手把手教會菇農種植技術,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目前,他率領的科研團隊已與東北三省多個市(縣)達成協議,聯合開發食藥用菌產品,建立生產示范基地21個,指導培訓技術骨干8000多人,帶動3萬農戶,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60億元。
不局限于本省,還堅持走出去,把食用菌生產技術輻射全國。他帶領團隊在全國建立多個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就菌種培育、種植方式、技術人員培訓、科技成果轉化和當地政府開展緊密合作。在人跡罕至的藏區,建立起我國第一個菌物資源保育區,即四川雅江松茸保育區;在安徽省金寨縣的馬鬃嶺林場建立了全國首個菌物藥資源保育區,將保育區建設成為大別山區乃至我國優質菌物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高地,因地制宜的建設了野生菌物藥生態栽培繁育示范基地、菌物藥標本館。助推藥用菌產業成為貧困山區、革命老區人民精準脫貧的幸福產業。受中國科協邀請,在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臨縣,他利用廢棄棗樹枝作為原料發展棗木香菇,并堅持在一線指導,幫助農民解決技術問題。202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前往陜西省柞水縣金米村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為柞水木耳點贊“小木耳,大產業”!柞水木耳就是李玉團隊在柞水縣對口幫扶的精準扶貧項目。2017年,吉林農業大學與柞水縣建立校地合作關系,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全面啟動柞水木耳品牌推進戰略,全面助力柞水縣食用菌產業脫貧攻堅。目前,柞水木耳年栽培規模維持在7500萬袋左右,年產干木耳3750噸,實現產值近3億元,已有3138戶貧困戶依靠木耳產業穩定脫貧。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李玉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鼓勵師生們不要在黑板上“種地”,要深入生產實踐。田間地頭的累累碩果比任何榮譽都重。通過扶貧工作,他感到農民對農業實用技術的迫切需求。每次去一線生產基地,都有大批菇農熱情的圍著他詢問各種問題。一次,同行的外國專家看到這種場面贊嘆不已,他們為中國科學家能夠這樣貼近農民,千方百計滿足農民的技術需求,一如既往為“三農”服務,而由衷的感到佩服。
“感謝李玉教授的農業技術指導。讓我們能在家門口就業,不但可以解決生計,還能照顧好家人。”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鎮好田村,正在玉木耳大棚忙碌的村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玉木耳是李玉團隊培育的新品種,它的產量是黑木耳的2到2.5倍,賣相晶瑩喜人,食用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這兩年,以李玉團隊為技術支撐的吉林農大定點扶貧團隊在好田村建設了總面積1600平方米的4棟玉木耳大棚,投放菌包10萬余袋,總投資45萬余元。在早期部分試種者的玉木耳賣到了100元/斤,當年就實現了脫貧。如今,好田村已摘掉貧困村的帽子,貧困戶依靠種植玉木耳的也實現了穩定脫貧致富。“實際上,我們也只是作了一點微薄的貢獻,食用菌不只是‘一盤菜’,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能夠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實現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支撐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李玉說。(作者:陳淼 畢雪 來源: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