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涇龍村寧夏青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只見一排排食用菌大棚依次排開,棚內菌包長勢良好,菇香撲鼻。26歲的技術員馬義發正忙著給木耳和大球蓋菇澆水。
“到6月25日,是我工作滿兩年的日子。這兩年我過得特別精彩,因為我畢業后從事了大學所學的專業,而且還能帶著村民一起致富,心里挺自豪。”馬義發說。
一棟棟大棚不僅種植著種類繁多的蘑菇,更承載著馬義發的夢想。“我大學學的是生物技術,畢業后全班只有我從事和專業相關的工作,就是因為我喜歡種蘑菇。”畢業于北方民族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馬義發,大四第一學期跟著老師來到寧夏青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基地,看到眼前的一個個菌棒,他用“觸動”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在現實中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大規模的生產場景,當時就下定決心以后要從事這一行。”馬義發說。
2018年6月大學畢業后,馬義發正式入職寧夏青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一名技術員。“剛入職時挺新奇,但很快就發現實際種植和課本知識還是有區別,只能利用一切機會跟著專家學、從網上學,盡可能多地學習種植技術。”同年11月,馬義發開始嘗試種植羊肚菌。彼時羊肚菌在銀川的種植尚屬空白。“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得知羊肚菌投資少、見效快、用工少,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所以決定嘗試。”有了想法后,馬義發開始在三棟大棚里準備羊肚菌的種植工作。“當時作了最壞的打算。但是從11月到來年4月,三棟大棚產了兩茬羊肚菌,差不多190公斤,直接收益2萬元左右,這比我預期的要好。”馬義發說。
有了羊肚菌的成功嘗試后,大球蓋菇、羊肚耳、榆黃蘑等蘑菇都成了馬義發想要種的新寶貝。今年4月,馬義發開始嘗試種植新品種羊肚耳。“掛好菌包后,我差不多一天要去兩三趟,調節溫度、噴水,生怕錯過了它們生長的每一個環節。”第一批實驗羊肚耳在馬義發的精心培育下村民的“圍觀”中開始“發育”。
“羊肚耳又名珍珠菌、白菌,目前在銀川還沒有種植的,目前這茬羊肚耳已經收獲了一茬,差不多有100公斤,達到了我的預期。”馬義發說道。
針對城市消費群體,馬義發創新種植形式,將菌包放在小桶里,讓小白平、榆黃蘑和平菇等蘑菇從一頭往出長,兼顧實用、觀賞和科普性。“現在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進行一些種植活動,這種小桶的蘑菇買回去后,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植物生長的樂趣中,銷售得非常好。”馬義發說。
看到種蘑菇能賺錢,一些村民也開始嘗試種植蘑菇,馬義發就成了大家的技術指導員,手把手教大家種蘑菇。
“我‘扎’在田間地頭已經兩年了,時間越久我越覺得這份工作讓我自豪,因為我能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更多的村民,讓小小的蘑菇拓寬村民們致富的路,帶領大家一起奔小康。“談及未來的規劃,馬義發說自己要做的,就是讓種植技術再上一個臺階,“解鎖”更多的新品種在銀川落地生根。
有了羊肚菌的成功嘗試后,大球蓋菇、羊肚耳、榆黃蘑等蘑菇都成了馬義發想要種的新寶貝。今年4月,馬義發開始嘗試種植新品種羊肚耳。“掛好菌包后,我差不多一天要去兩三趟,調節溫度、噴水,生怕錯過了它們生長的每一個環節。” 第一批實驗羊肚耳在馬義發的精心培育下村民的“圍觀”中開始“發育”。
“羊肚耳又名珍珠菌、白菌,目前在銀川還沒有種植的,目前這茬羊肚耳已經收獲了一茬,差不多有100公斤,達到了我的預期。”馬義發說道。
針對城市消費群體,馬義發創新種植形式,將菌包放在小桶里,讓小白平、榆黃蘑和平菇等蘑菇從一頭往出長,兼顧實用、觀賞和科普性。“現在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進行一些種植活動,這種小桶的蘑菇買回去后,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植物生長的樂趣中,銷售得非常好。”馬義發說。
看到種蘑菇能賺錢,一些村民也開始嘗試種植蘑菇,馬義發就成了大家的技術指導員,手把手教大家種蘑菇。
“我‘扎’在田間地頭已經兩年了,時間越久我越覺得這份工作讓我自豪,因為我能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更多的村民,讓小小的蘑菇拓寬村民們致富的路,帶領大家一起奔小康。“談及未來的規劃,馬義發說自己要做的,就是讓種植技術再上一個臺階,“解鎖”更多的新品種在銀川落地生根。
(記者 詹思佳 來源:銀川日報)